环球新资讯:长江保护显成效!长江南京段江豚数量增至62头

央广网 2023-03-05 16:49:35

央广网南京3月5日消息 春江水暖,江豚进入活跃期。在江苏南京长江边,江豚身影频现。长江保护法施行两周年的日子刚过不久,3月5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长江南京段鱼类资源监测结果显示,2022年鱼类索饵期采集鉴定的物种数相比上一年同期增加6种,规格增加四成多,资源丰度增长近五成。

江豚捕鱼(央广网发 南京市委宣传部供图)

江豚数量从50多头增至62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随着长江南京段的整体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长江鱼类资源包括一度濒危的刀鲚等鱼类得到有效恢复,作为长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重要指示物种的长江江豚,数量也由先前的50多头增加至62头。

“近年来,江豚摄影爱好者不仅拍摄到的江豚多了,甚至多次拍摄到江豚捕食长江刀鱼的精彩照片。”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秘书长姜盟介绍。鱼儿多了,长江江豚的食物来源也多了,在南京下关滨江风光带、鱼嘴湿地公园等滨江沿线,“江豚拜风”“母子豚”之类的奇景频频亮相,南京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江豚观赏目的地和全国生态旅游新的网红打卡地,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选择来到江边亲眼目睹江豚风采,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长江南京下关滨江段(央广网发 栾永胜 摄)

鱼类种类和资源量有明显提升

长江禁渔以来,渔业活动的减少和水生生物资源量的增加,尤其是小型鱼类资源丰富,让长江江豚有了更充足的食物,为江豚生长提供了环境改善的重要基础。“监测过程中就发现鱼变大了、变多了,小种群物种被采集到的概率增大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刘凯研究员主持了连续两年的监测工作,对监测结果有直观的感受。

2021年开始,南京市成立专项工作组对长江流域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开展水生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以评估长江禁渔工作的实施成效,动态掌握资源养护和修复效果,为水生生态系统后续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022年长江南京段监测结果显示,采集鉴定鱼类48种,体重均值150.6克,资源丰度26.89千克/船·天,三项指标相比上一年同期均有明显提升。

“管得紧”“放得多”养护生态环境

长江南京段共有两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分别为南京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长江大胜关长吻鮠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覆盖了长江南京段一大半的水域。“长江上要建项目并不容易,需要多个部门的审查和批复,确保对保护区的鱼类影响降到最低。”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至今,8年时间批复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涉渔工程建设项目仅12个,主要是航道安保、城市供水、地铁建设、环境提升等城市公益性保障项目,而且要求项目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执行生态赔偿机制。

一边“管得紧”,一边“放得多”。2004年以来,南京市政府部门已连续19年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以2022年为例,财政增殖放流项目资金超441.5万元,放流数量达3811.8万尾。

增殖放流需要对放流物种进行优化,提升区域代表性物种、濒危物种的放流比例。在南京去年的放流物种中,不仅有鲢、鳙、草鱼、中华绒螯蟹等淡水经济物种,还有近38万尾的濒危物种胭脂鱼,今年还首次放流了300尾中华鲟,补充长江南京段珍稀水生生物资源,丰富该水域生物多样性。

撰稿:栾永胜

图片:栾永胜

关键词: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