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时间:2022年01月12日
“天津最近天气冷,医护人员喝一口热的腊八粥,就暖和了!”
-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22日
“下山坡陡,泥路难走,一亩地产5千多斤脐橙,她们要挑多少趟……”邓秀新感叹地说。如今,果园肥水一体化技术在四川、重庆、广西等地大范围推
-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05日
(通讯员 连世勇 本网记者 黄雨昕)“在党建引领下,我们通过生态养殖立村、特色旅游富村、文明创建兴村、科学党建强村,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实现由贫困村到富裕村的蜕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25日
创新一号、“神七”伴星、“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墨子号”量子卫星、试验六号卫星、北斗三号卫星……一个个卫星项目被篆刻在中国航天的史册上。2015年12月
-
发表时间:2021年06月16日
届时如果天气晴好,公众面向西北方低空,凭借肉眼就可欣赏到明亮金星与蛾眉弯月近距离相依相伴的浪漫一幕。
-
发表时间:2021年06月11日
“华龙一号”的研发集结了国内17家高校、科研院所的力量,带动上下游产业链5000多家企业,共同实现了411台核心装备的国产化,首堆工程国产化率达到88%,实现了
-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27日
主办单位综合推荐情况,对候选人进行专家遴选,确定10位2021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同时作为2021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候选人。
-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08日
余家华展示巡护中他们拆除的盗猎者放置的钢丝套绳。保护站的照片墙上有一张顾伟龙的工作照,照片上他和几个年轻人身穿迷彩衣,聚在一起,他们脸上的笑容代替了巡护工作带来
-
发表时间:2021年02月08日
2月4日,国际期刊《细胞》发表了一项罕有的联盟研究成果:40多个中国科学家团队通过数据的合作共享,对新冠病毒进行了疫情以来最彻底的“大起底”,多项结论刷新人类既
-
发表时间:2020年12月30日
何为“美”?在郝吉明看来可以有多种理解,但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表示,“美”首先是体现在家国情怀上,要有着为国家的重大需求、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研究工作的精神
-
发表时间:2020年12月30日
在科研方面,我们需要实践很多东西,这不是一个人、一个团队能做下来的,只有团结所有西藏科技工作者去努力和探讨,才能把技术落地,使老百姓享受到医学研究成果。
-
发表时间:2020年12月30日
李玉院士目前从事的领域为菌物科学工程,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和蘑菇打交道,是种蘑菇的。”据他介绍,菌物实际是大范畴,蘑菇是其中有代表性的类群。
-
发表时间:2020年12月30日
光明网记者采访本届“最美科技工作者”得主之一,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王行环。
-
发表时间:2020年12月30日
光明网记者采访本届“最美科技工作者”得主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仝小林。
-
发表时间:2020年12月29日
在科研方面,我们需要实践很多东西,这不是一个人、一个团队能做下来的,只有团结所有西藏科技工作者去努力和探讨,才能把技术落地,使老百姓享受到医学研究成果。
-
发表时间:2020年12月29日
何为“美”?在郝吉明看来可以有多种理解,但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表示,“美”首先是体现在家国情怀上,要有着为国家的重大需求、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研究工作的精神
-
发表时间:2020年12月29日
李玉院士目前从事的领域为菌物科学工程,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和蘑菇打交道,是种蘑菇的。”据他介绍,菌物实际是大范畴,蘑菇是其中有代表性的类群。
-
发表时间:2020年12月29日
光明网记者采访本届“最美科技工作者”得主之一,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院长王行环。
-
发表时间:2020年12月29日
中宣部 中国科协等6部门发布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 光明日报北京12月28日电(记者詹媛)为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推进国家现代化
-
发表时间:2020年05月20日
哪有什么英雄,不过是每一个平凡的人挺身而出。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无数个身影逆行向前。我们看不清您的容貌,却从坚定的背影中读懂:有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