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时间:2022年01月12日
数据表明:在2021年,全球海洋上层2000米吸收的热量与2020年相比增加了14乘以10的21次方焦耳。
-
发表时间:2022年01月05日
演讲内容中,既有严谨复杂的数学知识,也有对历史上各阶段顶尖科学家的致敬,吸引了不少网友关注、讨论。
-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31日
两个多小时的知识盛宴中,全国各地网友踊跃打卡,在评论区里讨论演讲中分享的前沿知识。
-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29日
12月29日至31日每晚19点到21点,“中国科学院2022跨年科学演讲”将在“中科院物理所”抖音直播间开讲。该活动由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主办,中科院
-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27日
在这里,“千里马”为何能竞相奔腾?
-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23日
研究进一步认识了COVID-19肺损伤的关键细胞和分子机制,建立了肺衰老与COVID-19损伤的科学联系,为提高重症和危重症诊治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
-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23日
二者均属块菌属组,即狭义的“白块菌”,具有一定的食用和经济价值。相关成果发表于《植物分类》。
-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15日
开发高聚合活性、高共聚能力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制备聚烯烃弹性体材料,是推动我国高端聚烯烃行业进入新阶段的必由之路。
-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22日
张宇带领的图计算团队经过长年深入研究,在图计算加速器和图计算系统软件的多个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
-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19日
近日,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吴成铁团队提出微生物催化活性矿物诱导成骨的构想,并利用微生物催化作用构建生物陶瓷支架表面微纳米结构用于骨组织再生。
-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11日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破坏肿瘤细胞中的线粒体是抗肿瘤治疗的新策略。研究人员将叶酸、上转换颗粒、光致产酸分子通过“一锅法”负载于金属有机框架中,形成FMUP颗粒
-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10日
深层页岩气井埋深更大(3500~5000米)、地层温压更高,储层改造面临一系列挑战。深部页岩储层力学特性表征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但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
-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10日
凯勒流形上常标量曲率度量的存在性,是过去60多年来几何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稳定性猜想限制在凯勒—爱因斯坦度量时称为丘成桐猜想,由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提出,并由陈秀
-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01日
南极、北极、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的“三极”。此次中科院共有包括青藏高原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西北研究院、地质地球所、沈阳自动化所在内的5家单位的5名科研人员参与
-
发表时间:2021年10月20日
研究证明,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为一类新的月海玄武岩,月球最“年轻”玄武岩年龄为20亿年,比以往月球样品限定的岩浆活动时间延长了约8亿年
-
发表时间:2021年10月08日
新存储既是新型数据中心的基座、也是“无形”新型数据要素的“有形”载体。
-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18日
9月7日,在西藏日喀则市一处山体,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客座教授李渝生(左二)和年轻的科考队员分析地质灾害问题。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是我国地震、泥石流、崩
-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17日
9月初,北京中关村。初秋的阳光洒进一间小会议室,这位领域内的大专家刚刚用1小时完成科普试讲,正在接受8位不同学科背景的同行们“挑剔”,并等待最后评议结果。
-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15日
本次论坛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北京科普发展与研究中心、北京科学教育馆协会、中国科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科普联盟承办。
-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08日
8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悉,该单位科研团队培育出了高产、优质的杂交海带“中宝1号”。据介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藻种质库团队自2008年开始与大连海
-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07日
(记者 胡耀杰)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7日发布消息称,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21年审定通过的水产新品种,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藻种质库团队和大连海宝渔业有限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31日
专家表示,上述发现强调了土壤磷有效性对冻土碳循环的关键调控作用,拓展了学术界对冻土融化背景下生态系统碳—氮—磷交互作用的认识。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20日
8月19日,河北省“万企转型”工业企业巡诊活动——“唐山行”在北京中科智汇工场、河北省工信厅、唐山市工信厅等15个会场线上线下同步举行。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09日
近日,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东北地理所)连续与吉林白城、黑龙江绥化及海伦市签署《共同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合作协议》。
-
发表时间:2021年06月21日
近日,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专家,在山西太原对其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合作的项目“合成气合成异丁醇技术研究开发”进行验收。该项目由山西煤化
-
发表时间:2021年06月09日
研究团队还首次对足迹化石造迹者做出可靠推断,认为造迹者极有可能是复齿湖翼龙,也为亿万年前翼龙的群居生活方式提供了直接证据。
-
发表时间:2021年06月08日
乌尔禾翼龙足迹(新种)可能的行迹,红色代表三个方向可能行迹。李阳称,从足迹的大小和形态学特征分析,新发现的足迹化石区别于现有的喙嘴龙足迹科和阿加迪尔足迹科,而与
-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28日
科学体验区可体验体感互动、脑活动检测仪、智能垃圾分类、手势识别等项目,沉浸式感受智能科学魅力。这次公众科学日期间,中科院凝聚全院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满足
-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26日
打破油气勘探装备国外垄断,开发小型化、便携式、低成本的“节点地震仪”,是李学良多年的心愿。2017年,李学良带领团队创立了国勘数字地球(北京)科技公司(以下简称
-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24日
5月22日,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举行的公众科学日活动现场,范桁研究员在介绍超导量子计算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