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有没有外来文明? 中科院2022跨年科学演讲首场很硬核

光明网 2021-12-31 12:09:57

“980万兆赫的信号,或许就是来自其他文明的一次呼唤。” 12月29日晚7点,“中科院2022年跨年科学演讲”准时在“中科院物理所”抖音直播间正式开讲。首场演讲中,中科院院士武向平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宇宙大爆炸的奥秘,并详细回答了来自贵州天眼小镇小朋友的提问:宇宙中到底有没有外星人?蔡韬、关义新、张伟等三位科学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过去一年中科院最重要的创新成果。

超40万人次观看了这次直播。两个多小时的知识盛宴中,全国各地网友踊跃打卡,在评论区里讨论演讲中分享的前沿知识。12月30日、31日晚7点,还有两场科学家演讲,用硬核科普知识陪大家迎接新年。

中科院院士武向平:在天文学家眼里,宇宙还是一个婴儿,还在长大

29日晚的演讲伊始,武向平院士就将视线投向了浩瀚的宇宙。“2500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起了‘宇宙’这个名字,至今为止,这个定义都还是准确的。宇是上下四方,宙是古往今来,宇宙就是时间和空间加起来的总和。”由此,他引出了“宇宙究竟有多大”的问题。他解释说,目前人类能够观测到的宇宙尺度只有453亿光年大小,超过453亿光年距离之外或许仍是宇宙,但已经超出当下人类的可见范围。

紧接着,武向平院士讲解了历史上科学家们是如何发现宇宙曾发生大爆炸的。上世纪2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在观测中发现,远处的星星正远离地球而去,而且去得越远跑得越快。由此,科学家们判断,宇宙正处于膨胀中,并据此发展出宇宙大爆炸理论。他提到,时至今日,普通人仍能在旧式天线电视的雪花闪烁中发现大爆炸留下的“噪音”。

在回答来自贵州天眼小镇益童乐园大塘站点小朋友提问时,武向平院士介绍了科学家对于宇宙中有没有其他文明的探索。武向平院士分享说,两个月前澳大利亚科学家监测到了一个频率为980万兆赫的宇宙信号,目前已排除人为干扰,“或许这就是来自其他文明的一次呼唤。”

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蔡韬:我们通过人工设计的方式,重新走了一遍自然进化

武向平院士的演讲结束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蔡韬以《变废为宝:从二氧化碳到淀粉》为题,介绍了人工合成淀粉取得重大突破背后的故事。蔡韬副研究员总结说,探索人工合成淀粉的过程,本质上是用几年时间走过了自然界长达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他介绍,目前该项技术还处于实验室水平,未来或许能在农业生产、工业减碳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帮助我们更快实现碳中和目标。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所研究员关义新:经过近20年的探索,保护黑土地成为可能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所研究员关义新从“黑土是我国耕种的大熊猫”这一话题引入,进行了名为《“用好养好”东北黑土地》的演讲。关义新研究员提到,东北黑土地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所调出的商品粮更是占全国三分之一份额,“我们大家吃的米饭,三碗中就有至少一碗是来自东北黑土地”。因此,防止黑土地进一步退化、恢复黑土地肥力成为过去几十年科学家研究的重点。目前,通过保护性耕种、作物轮作等技术,黑土地正在逐步恢复中。

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张伟:空间实验室阶段,还有数千个实验项目正在规划中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张伟,是最后一位演讲的科学家,他和武向平院士一样,将视野投向了浩瀚宇宙。在张伟研究员《精彩纷呈的太空科学实验》的演讲中,他详细介绍了天宫空间站中设计的各种科学实验。其中既包括研究重力如何塑造地球生命的生物实验,也有探索金属无限可能的材料实验。这些实验不仅设计酷炫,还有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突破,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带来改变。

原定晚上9点结束的首场直播,在科学家和网友们的热情下,“拖堂”了近15分钟。主持人宣布结束后,不少网友仍意犹未尽,在评论区为本场直播点赞鼓掌。有网友表示,虽然有很多内容自己还听不懂,但依旧被几位科学家生动有趣的讲解吸引,更有网友这样评价这场直播:可能是知识含量最高的跨年演讲。

据悉,此次中科院跨年科学演讲由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主办,中科院物理所联合抖音承办。(王磊)

关键词: 科普 跨年 讲座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