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关于科学家发现的所有信息
-
发表时间:2022年11月02日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中国、西班牙的古生物学者在西班牙2 37亿年前的三叠纪地层中发现一块古植物化石。“球果”的
-
发表时间:2022年10月26日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25日电(记者丁铭)记者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正镶白旗的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中心明安图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悉,由中国科学院
-
发表时间:2022年10月21日
10月19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才勇团队在《自然》发表论文,揭示了细胞内血红素转运的重要机制。该研究发现一个血红素分子伴侣家族,
-
发表时间:2022年10月08日
新华社合肥10月7日电(记者徐海涛、戴威)土卫二是太阳系中最可能存在生命的地外星球之一,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郝记华等人研究发现,土
-
发表时间:2022年07月22日
也是基于这一目标,周文彬团队利用7年的时间,在此前的研究基础上,从118个可能高产的因子中间进行筛选,最终鉴定出这一高产基因OsDREB1C。
-
发表时间:2022年07月15日
昆虫有母爱,而且其母性关怀的适应行为至少可追溯至中侏罗世。
-
发表时间:2022年04月29日
4月27日,《自然》杂志发表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我国科学家在国际农业动物领域首次发现宿主基因组中影响肠道菌群组成的因果突变,并系统阐明了其
-
发表时间:2022年04月18日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科研团队最新又在这里研究发现真盔甲鱼类一个新属种化石,年代为4 1亿年前,命名为“硕大
-
发表时间:2022年04月13日
科研团队表示,这一研究表明,小麦基部小穗从营养体向花发育程序的延迟转变,导致了小麦穗状花序的披针形。
-
发表时间:2022年04月12日
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参考消息》9日登载路透社报道《迄今观测到的最古老星系为了解原始宇宙提供线索》。研究人员还说,关于紫外线亮度的另一种
-
发表时间:2022年04月02日
近日,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BrianWelch团队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到一颗距离地球270多亿光年的恒星,这是目前距离地球最远的一颗恒星。
-
发表时间:2022年03月15日
近日,我国科学家鉴定到调控桃果实有机酸的关键基因PpTST1,其关键变异位点可用于分子辅助育种,为选育优质桃种质奠定基础。相关成果发表于中
-
发表时间:2022年03月04日
小菜蛾是最早也是目前唯一被报道在田间对Bt生物杀虫剂产生高抗性的农业害虫,是研究Bt杀虫蛋白分子毒理机制 昆虫Bt抗性分子机制的模式材料。
-
发表时间:2022年02月23日
最近的两项基因分析表明,至少一小部分病例的潜在原因与癫痫、心律失调和神经发育障碍相关基因的突变有关。
-
发表时间:2022年01月19日
该研究发现,可溶性N-乙基马来酰亚胺敏感性因子附着蛋白α(α-SANP)是一个新的干扰素刺激基因,在新冠病毒感染过程中表达上调,通过与弗林蛋
-
发表时间:2022年01月17日
在叙利亚的一座公元前3000年的古城中,一群奇怪的像驴一样的动物与王室成员埋葬在一起。
-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17日
科埃略于2018年全职加入复旦大学,此前专注于利用宏基因组及显微图像技术对微生物群体进行分析。
-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07日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利用分子和遗传学手段鉴定出蔗糖和独脚金内酯在调控植物
-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06日
这一发现也展示了人们测量微小、次地球行星质量的能力,有望在未来发现许多类地行星。
-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15日
盐胁迫是限制作物生长和生产力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目前我国盐碱地总面积达14 87亿亩,占国土面积的10 3%。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不耐盐碱,挖掘鉴定玉米中耐盐
-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15日
研究有望在光合作用源器官叶片与库器官种子之间搭建一条快速转运的“高速路”,加快蔗糖的转运,有效提高光合效率及作物产量。
-
发表时间:2021年10月29日
在一组已经很有趣的天体中,这个天体具有不同寻常特性,它们可让我们了解很多关于恒星演化的端点和致密天体形成的知识。
-
发表时间:2021年10月26日
徐建明团队在江苏宜兴8个不同地点采集了两种类型的土壤,进一步研究土壤类型是否会影响苯并噁嗪化合物对草地贪夜蛾的抗性。
-
发表时间:2021年10月09日
据童红宁研究员介绍,植物中经典的细胞分裂素信号转导依赖于组氨酸受体激酶,组氨酸磷酸转移蛋白,以及细胞分裂素响应因子RR之间磷酸基团的转移,然而这一磷酸中继过程调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12日
豫鼠属是一类具有豪猪型头骨、松鼠型下颌的啮齿动物,属于啮齿目梳趾鼠超科。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05日
据介绍,棉铃虫是一种寄主范围广的世界性重大农业害虫。在生产上,Bt抗虫作物是控制棉铃虫发生危害的主要手段,Bt棉花在中国已有20多年的种植历史。该作物种植结构的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04日
结合降水平均态和变率变化划分的降水变化型式。“对全球大部分区域而言,降水变率的增加意味着全球增暖正在或将使得气候系统变得更加多变和不均匀。全球增温1℃,全球平均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03日
8月2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在云南曲靖发现4 19亿年前最古老的三尖鱼类。该鱼发现于大约4 19亿年前的早泥盆世洛霍考夫
-
发表时间:2021年06月24日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地古所)获悉,该所科研团队在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全吉山地区首次发现了典型的埃迪卡拉生物化石。庞科表示,恰尼虫
-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18日
银河系内的宇宙线加速源存在能量极限是个“常识”,过去预言的极限就在1PeV附近,导致伽马射线能谱在0 1PeV以上有“截断”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