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合肥12月16日消息(记者徐鹏)连日来,安徽各地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精准施策助企纾困,全力支持服务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助力全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工人在理士电源生产车间加工生产铅酸蓄电池(央广网发 冯树风 摄)
(资料图片)
安徽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位于安徽淮北濉溪经济开发区,目前员工已全部返岗,按照公司订单和计划有序生产。“为帮助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我们实地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物流、用工等方面的难题。”濉溪经济开发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争取把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强化责任担当,主动靠前服务,当地多措并举,推动精准纾困有效落地见效。
连日来,淮北市经信局开展“全速度”管理、“全流程”服务、“全覆盖”防控,第一时间组建企业防控工作专班,及时妥善抓好部分企业疫情风险处置。同时,制定“个性化”复工复产方案,构建“企业申请、属地审批、专班评估”复工“流程图”。
淮北市总工会则要求各级工会广泛开展走访调研等活动,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想方设法帮企业协调解决原材料供应、产品运输等生产经营困难等。跟踪做好复工复产企业的服务工作,对因疫情防控导致的滞销产品,用好“淮工惠”网上平台,帮助企业解决销售难题。
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城市的“烟火气”正在逐渐回归。为满足企业、群众复工复产迫切需求,安徽多地公安部门主动作为、多措并举,细化梳理企业、群众在复工复产中遇到的难题,做到保障民生力度不减、助力发展脚步不止。
阜阳公安民警了解企业所需所求(央广网发 王彪 摄)
在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听企声、解企忧,是警官联系包保企业工作的必修课。日前,阜阳市公安局颍州分局民警深入企业开展走访调研,查看企业经营、项目投产、园区发展情况,与企业领导和职工进行座谈,了解企业所需所求,搜集意见建议,为下一步工作明确方向和目标。
为方便企业反映问题、咨询业务,分局还建立警企微信群。“企业有什么问题和建议直接在群里反映,派出所按照‘1+3+7’模式推进问题解决,每天专人梳理,属于公安机关的立即解决,不属于的及时推送其他部门。”该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每三天在群里通报进展情况,每周对反映的问题进行整合,针对共性问题制定制度,力争从根源上为企纾困。”
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高速公路是公路交通的主动脉和快车道,对于提升交通的快速通达性,畅通物流大循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抢抓工期的高速建设者们(央广网发 焦控轩 摄)
仲冬时节,气温骤降。在皖南群山腹地,即将建成通车的黄千高速,宛如一条盘踞在碧水青山之间的蛟龙,欲试腾飞。广大建设者们正抢时间、抓进度,有条不紊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锚定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目标,奋力推进我省高速公路建设,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安徽交控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宏祥介绍道,本月合六、合芜改扩建以及黄千、合枞高速等将全线建成通车,“今年我们将创纪录完成467公里的新建、扩建高速公路通车任务。”
近年来,安徽高速公路建设开足马力,实现了大跨越、大发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000公里大关,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络加快形成。继去年全省实现高速公路“县县通”,今年高速公路“县城通”攻坚推进,一大批重大项目按下“快进键”,为建设“高速公路上的安徽”、助力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提供坚持支撑。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