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书记给本科新生上第一堂思政课,4000名学子收到《文化校历》

新民网 2023-08-31 20:52:07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何为复旦?如何做卓越而有趣的复旦人?今天下午,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给本科新生上开学第一堂思政课。课上,四千余名2023级复旦本科新生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文化校历》。


(相关资料图)

打开这本册子,仿佛打开一个“复旦宇宙”。从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重大仪式,到“学科周”、博士生论坛等学术活动,再到体育赛事、文艺演出及各类群众性活动,这本不厚的小册子,以校历为载体,遴选复旦校园未来一年近400个学术和文化活动,按月份编排,每月都有主题和时令特色,全景式地展现了复旦这片育人沃土、学术沃土、文化沃土。

复旦为何要给新生送这本小册子?作为“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复旦版的示范性引领性项目,《文化校历》何以能承其重?

今年5月,延续陈望道老校长倡导的“学术校庆”传统,复旦大学将原有的校庆学术文化周,延展为校庆学术文化月。从一周到一月,连续31场学术盛宴,传承复旦的学术文化传统,也成为疫情后校园恢复生机活力和文化氛围的重要标志。

大学的天空,是学术的天空,是文化的天空。学术讲座能不能从一月到全年,从一个学院承办一次,到一个学院承办一周展示活动,形成“学科周”?并将之机制化、常态化、长效化?基于这样的思考,学校党委6月启动《文化校历》建设,打造新时代高校特色文化品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启动两个多月来,复旦征集了2023-2024学年608项活动,最终筛选保留下近400个规模较大、影响力较深、覆盖面较广的活动,体现复旦文化的丰富多彩与厚重。这也是复旦首次通过文化校历的形式集成全校各种文化活动。

打开这本首次公开亮相的《文化校历》,同学们畅游其中,可以寻求更多碰撞和共鸣,可以邂逅更多精彩和朋友。“每月推荐”提示月度主题和时令特色,“学科周”展示综合性大学学术缤纷魅力,“学术撷英”和“文化生活”陈列各单位提供的丰富的讲座论坛和文化活动。

目前纳入《文化校历》的主要有以下四类活动。

一类是学校重大仪式性活动、年度重要系列活动。例如,烈士纪念日向复旦英烈敬献花篮,清明缅怀致敬复旦先贤,还有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升旗仪式、“一二·九”歌会等。

一类是致敬大师的活动。有影响力的院士、一级教授、学科创始人等逢十诞辰,如2023年徐丰彦教授、全增嘏教授诞辰120周年,2024年吴浩清院士、卢鹤绂院士诞辰110周年等,被列入学校纪念活动,旨在传扬先贤的学术精神和育人风范。

一类是学术活动。包括重要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高端论坛、重大学术赛事等,同时,复旦第一次全体学科院系举办“学科周”,集纳各院系承办的重量级讲座。

第四类是文化体育活动。文体活动是大学文化的重要部分,相辉堂、体育场,曾留下众多校友美好的集体记忆。乐跑赛、话剧、新生演讲比赛、辩论赛……《文化校历》囊括缤纷活动,激发学生发掘更多潜能。

未来,师生校友每天都能在复旦邂逅一场学术报告,邂逅一场文体活动,邂逅一场社团活动,邂逅一场高水平展览。

2012年,杨振宁在光华楼开设讲座。杨振宁在台上演讲,台下黑压压一片挤满了学生,有站着的,有坐着的,走廊里、过道上也都是学生。这样的学术场景,有望成为复旦新常态。

据介绍,《文化校历》的另一大亮点是,从9月开始,每个月都将有若干“学科周”活动。未来一年,29场“学科周”充分展示综合性大学的学科缤纷魅力。比如,今年10月恰逢高分子科学系建系30周年,高分子学科周也将与系庆结合,增进学术交流与跨界合作,“我们策划了一系列活动,邀请诺奖得主、院士等开设讲座,多个签约合作也会落地。”系主任彭慧胜介绍。

又比如,作为全校最年轻的二级院系,口腔医学院将在9月举办口腔医学学科周。院长刘月华表示,学院将举办一系列学术研讨、交流访问、医学科普活动等,紧扣“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目标定位,对学科发展进行梳理与展望。

大学之道,在于立德树人。

“国家意识、人文情怀、科学精神、专业素养、国际视野”,复旦大学20字育人理念,写入《文化校历》,也成为贯穿其中的一根主线。作为日常课程外重要的“第二课堂”,《文化校历》涵盖学术、文化、体育、艺术、社会实践等各类活动,让学生在文化浸润中全面发展。

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

关键词: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