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程跃红摄
近日,记者获悉,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发现了兰科盆距兰属的一个植物新种。因其模式产地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故命名为卧龙盆距兰。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性》。
盆距兰属隶属于兰科树兰亚科,是一个约有58个种的属,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该属的许多种是狭义的地方性物种,大约有31个种分布在中国,其中17个种是我国特有种。
2020年11月,科研人员在野外首次发现了该“特殊”兰科植物的营养植株。随后,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程跃红的长期观测下,于2021年5月成功采集到其花果期标本。再经由团队开展详细的文献调研、标本查阅、形态学比较和分子系统学研究,最终确定该兰科植物为兰科盆距兰属的一个新种。
目前,该新种仅知分布于四川省汶川县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杨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2020年07月22日
2020年07月21日
2020年07月21日
2020年07月17日
2020年07月15日
2020年07月15日
2020年07月14日
2020年07月11日
2020年07月08日
2020年07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