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个专业、千所院校、万名教师 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百千万”目标如何实现?

央广网 2022-04-09 14:05:18

央广网北京4月9日消息(记者关灵子)日前,人社部印发了《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到“十四五”末实现“百千万”目标,即建设100个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专业,1000所技工院校参与实施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培训10000名工学一体化教师。

何为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是指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融为一体,培育德技并修、技艺精湛的技能劳动者和能工巧匠的人才培养方式,是技工院校服务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务实举措。

推进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的背景是什么?为何推?怎么推?“百千万”目标如何实现?近日,围绕相关问题,人社部作出详解。

资料图:2022年1月14日,江苏南通,参赛选手在2022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赛项中进行实践操作的比拼。(图片来源:CFP)

生产制造领域相关岗位占“最缺工”职业的4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产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作支撑。但当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短缺、结构失衡的问题突出,就业结构性矛盾尖锐。

此前,人社部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其中有43个属于第六大类职业——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第四季度“排行”反映出制造业缺工状况持续,智能制造领域“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等职业排位上升,缺工程度加大。

在此背景下,《技工教育“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对加快构建技能型社会、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人社部职业能力司副司长王晓君表示,技工教育本质上是就业教育,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职业性,最好的培养模式就是“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推进工学一体化工作,就是要着力实现从知识灌输向能力培养转变、从课堂教学向生产教学转变、从书本教学向实践教学转变。”王晓君说。

优先开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教学资源

近年来,各级人社部门着力推动工学一体化改革发展。记者了解到,早在2009年,人社部就印发了《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在全国部分具备条件的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中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试点工作成效显著。2010年、2012年、2016年,通过三批试点逐步推进,试点专业31个、试点院校191所。

在王晓君看来,技工院校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企业、产业及行业需要?这是技工教育改革创新的一个根本问题。这不仅需要打造学校硬实力,更要改革教学模式,注重内涵发展,提升软实力。

《实施方案》提到,制定课程标准、开发教学资源是推进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的主要任务。以通用职业素质课程为突破口,加快公共基础课课程改革创新发展,促进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与世界先进标准对接。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优先开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国家急需紧缺职业的教学资源。

在推动校企合作共建上,人社部表示,要通过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联动、企业办学等方式,与企业合作共同推进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校企共商专业规划、课程开发、教学模式、实习实训工作,联合开发教学资源。鼓励工学一体化课程专业与企业车间班组结对子,开展工学一体真实生产项目教学。

2025年争取实施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学校达1000所

在“十四五”时期,人社部将按照“以专业和课程建设为主线,以评价标准为指引,分阶段稳步推进”的原则,分三个阶段逐步推进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

王晓君介绍,第一阶段计划选取30个试点专业在300所技工院校进行重点推进。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遴选公布第二阶段新增30个专业的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新增300所建设院校。到2025年,争取实施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的专业达到100个,学校达到1000所。力争实现“百千万”目标,带动广大技工院校继续深入推进实施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

人社部强调,为确保工学一体化工作顺利实施,各地人社部门要充分利用有关项目资金支持推进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出台工学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学习成绩合格视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合格的具体操作办法。各地各院校也要积极落实工学一体化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评定、职务(岗位)评聘晋升等倾斜政策。

围绕“十四五”期间培训一万名工学一体化教师的总目标,人社部还将制订工学一体化师资培训相关标准和工作计划,分批遴选工学一体化师资研修基地,通过部里示范培训、地方规模培训的方式,加快工学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 如何实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