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天津疫情阻击战背后:累倒的“突击队员”

央广网 2022-01-30 21:03:04

央广网天津1月30日消息(记者周思杨)“我只想坐在地上放松一下腰,可瞬间眼前漆黑一片,就没有了意识”。在采访中,谢薇娜讲述着1月13日中午因连续多日在核酸检测一线而晕倒的经历。为了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天津市东丽区城市检测基地100多名“突击队员”日夜奋战,大家的目标只有一个,让核酸检测报告以最快的速度从这里发出。

谢薇娜是天津市东丽区疾控中心检验科的一名工作人员,1米7的身高,配上不到90斤的体重,身体显得有些单薄。1月8日,奥密克戎突袭津城,在接到天津市将进行全员核酸检测的任务后,作为医疗废弃物处理组组长,谢薇娜带领组员们开始了夜以继日的工作。医疗垃圾处理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高压仓处理,每天产生将近1吨的医疗垃圾,只能由谢薇娜和另一位持证人员操作,每次将医疗垃圾处理完毕,她们都会累的筋疲力尽。“我们通常都要比实验室检测人员早到一个小时,准备好相关物资。等到核酸检测完毕,检测人员就可以休息了,而我们还要继续工作,及时把产生的医疗垃圾全部处理掉。我们这个岗位的工作时间更长,基本上是连轴转。”谢薇娜说,到她晕倒的那一刻,已经连续工作5天,每天睡眠时间仅有两个小时左右。

1月13日凌晨5点,谢薇娜和队员们刚忙完一个通宵,正准备休息一下,此时突然接到临时任务,需要检测人员马上到岗。当时谢薇娜已经10多个小时没吃东西,中间还吐了一次,但是谢薇娜觉得自己年轻,能顶住,还可以让年纪大一些的同事多休息一下,于是又拖着疲倦的身体迅速重返岗位,一干又是8个小时。在工作接近扫尾的时候,她突然感觉腰部不适,想坐在地上放松放松,没想到却晕了过去。

东丽区城市检测基地质量负责人张甜在发现情况后,马上呼叫同事们将谢薇娜扶出工作区,并拨打了120,同事们把谢薇娜抬了出来,让她躺在临时搭建的行军床上休息。当时,谢薇娜两手冰凉,脸上没有一点血色,浑身抽搐不止。同事们掐人中,找药,端热水,一阵忙活。“看到她睁开眼的那一刻,我揪着的心一下子放松了,泪水突然止不住的往外流……”看着同事们拖着疲惫的身体持续工作,张甜心有不舍,但只能这样坚守。

疫情就是大考,每一次“大筛”都要与时间赛跑。面对比平时激增将近10倍的核酸检测量,这群医务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视疫情为命令,用大爱护众生,诠释了白衣天使的光荣称号,成为寒冬里最美的风景。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