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燕院士:我国抗肿瘤药研发进入快车道

《中国科学报》 2021-09-18 10:30:07

“过去几年,有超过1/4的抗肿瘤新药由国内研发,中国抗肿瘤药研发进入了快车道。”近日,一场临床肿瘤学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今年,《自然》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介绍了2016年至2020年,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批准的52种新的抗肿瘤药物,其中有14种是在国内研发成功的。

孙燕介绍说,中国临床肿瘤协会是最活跃的专科一级学会之一,1997年成立后,就与欧美国家、亚洲的姊妹学会建立了协作关系,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很好地服务了中国的临床肿瘤学研究。在卫健委领导下,中国临床肿瘤协会先后组织专家制定了39部我国常见肿瘤规范。这些规范基本上每年都会更新,为病人和家属提供了最新、最好的诊疗选择。

进入新世纪,中国临床肿瘤协会开始参与国际临床研究,加快追赶国际研究者的步伐,不断在各种会议上发出“中国好声音”,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

2017年,中国正式加入ICH(药品注册技术规定国际协调会议)。ICH是欧洲、日本及美国三方药品管理部门及三方制药企业管理机构,主要目的是在不影响药物品质、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原则上,加速全球新药的研发及上市。“加入ICH,标志着我国进入国际新药研究的第一梯队。”孙燕说。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和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简称中国药促会)有很多合作,中国药促会面向医药卫生企业、药物相关研究结构和大学、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制定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保证临床试验过程的规范,结果科学可靠,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并保障其安全,促进新药应用于临床。

“肿瘤治疗水平的提高离不开药物的进步,中国临床肿瘤协会和抗肿瘤药的发展也需要进一步合作。”孙燕说,“从化疗药物到靶向药物,我们的创新药物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抗肿瘤药物的增多,大大改善了我国的诊疗水平。”

孙燕认为,我国新药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利好和科研环境的改善,吸引了一批出国深造、学有所成的人回国创业;二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培养了大批人才,能够承担将研究成果很好地转移转化的任务;三是药监部门做了很多重要的改革,促使我国创新药物研发迅速发展。

“创新药物要从质量和数量上双双提升。”孙燕说,“据最近的统计,2020年,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共接受临床试验申请9768项,其中60%为抗肿瘤药申报,抗肿瘤药物已经成为最活跃的新药研发领域。”张双虎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