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24日
刘东随后以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为例,并指出,与美国传统的老派汉学相比,费正清引领的中国研究是区域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
-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14日
研究揭示CD73是胃癌患者新型预后标志及个体化用药指导因子。这位专家表示,胃癌患者的个体差异和胃癌本身的高度异质性决定了只有采取个体化治疗才能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03日
古鱼化石研究长期以来一直备受学界关注。三尖鱼科是真盔甲鱼目中比较特化的类群,对了解早泥盆世盔甲鱼类的辐射演化与生态多样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发表时间:2021年06月16日
该模式在显著改善患者生存的同时毒副作用低,且使用方便、价格便宜,有利于向基层推广和开展治疗。
-
发表时间:2021年06月09日
记者9日获悉,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傅启华教授团队和张臻研究员团队的合作研究阐明了SORBS2基因功能缺失导致心脏结构
-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07日
“根据我们系统研究,提出了一个新观点——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喷发产生的含镍气溶胶是二叠纪末生命大灭绝的重要因素。课题组研究认为,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的喷发形成了大量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30日
(张艺芳记者史轶夫)哈尔滨工业大学29日发布消息,该校微纳米技术研究中心贺强教授和吴志光教授研究团队,首次实现游动微纳米机器人对脑胶质瘤的主动靶向治疗。这些研究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11日
据了解,近十多年来,彭慧胜带领的研究团队始终致力于智能高分子纤维与织物研发。彭慧胜告诉记者,团队通过熔融挤出方法制备了一种高弹性的透明高分子导电纤维,确保了织物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10日
记者9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张捷教授课题组在监测地震、应用人工智能实时估算地震震源破裂机制参数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地震发生后,借助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05日
浙江大学与之江实验室的科研团队通过三年的通力合作,研发出了能在万米深海接受操控的仿生深海软体机器人。2019年12月,仿生深海软体机器人在马里亚纳海沟坐底,海试
-
发表时间:2021年02月26日
对俄罗斯远东地区样本的分析发现,这批样本与贝加尔湖旁的古人类有比较近的关系,这启发了他们的进一步追问。2019年,王传超邀请来自蒙古国的科研人员加入团队,获得当
-
发表时间:2021年02月20日
近日,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和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携手研发出破译荷花遗传密码的莲基因组数据库。
-
发表时间:2021年02月05日
(记者 吴兰)记者4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科研人员从设计的系列纳米笼中,筛选出一种可高效“解毒”灭菌的纳米笼,实验结果显示该纳米笼对多种哺乳动物细胞均无
-
发表时间:2021年01月11日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发于女性,能够造成多个器官受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者危及生命。沈南接受采访时直言,只有确定功能性的遗传易感位点,解析其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