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关于中国农科院的所有信息
-
发表时间:2022年09月29日
中国农科院发布十年来十大标志性农业科技成就 光明日报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杨舒从28日召开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十年发展报告会上获悉,党的十八
-
发表时间:2022年09月23日
该研究团队利用中国豌豆主栽品种“中豌6号”,基于多种先进测序技术,整合优化多种组装策略,提供了显著改进的豌豆高质量精细物理图谱和注释。
-
发表时间:2022年08月17日
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八连丰”,离不开农机装备和农业机械化的强力支撑,但我国农机装备还不同程度存在“无机可用”“无好机用”“有机难用
-
发表时间:2022年07月14日
此次创新团队入驻签约仪式的举行对于南繁研究院实体化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开启了中国农科院以人才赋能“种业强国”战略的新征程。
-
发表时间:2022年07月14日
国际水稻研究所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交流合作,将进一步促进海南省现代生物育种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助力构建种业创新高地的重要引擎,为
-
发表时间:2022年01月12日
1月12日,中国农科院在2022年工作会议上发布10项2021年度重大成果产出。
-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14日
提出了建设科研、管理、支撑、转化四支队伍的主要措施,指明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方向。
-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11日
该项研究阐明了胚胎期微生物的定植与鸡胚肠道发育的互作机制,对认识出壳后雏鸡肠道发育不良有重要意义。
-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03日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科院共获国家科技奖励36项,比“十二五”期间增加5项,在全国农业领域占比26%,比“十二五”期间的18%提高8个百分点。
-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21日
建设“南繁硅谷”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南繁科研育种中心将围绕南繁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分子设计、品种培育及栽培生理开展基础与应用研究工作。
-
发表时间:2021年01月19日
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有力支撑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
发表时间:2020年10月26日
60年来,我国油菜生产经历了从低产到中产、从中产到高产、从高产到优质高产的三次跨越。
-
发表时间:2020年09月22日
活动中,即将迎来丰收的作物所科普基地通过光明网进行了秋季作物线上科普直播,重点对保护种质资源的重要性及作科所培育的优良作物品种进行了展示和介绍,并解读了科技对于
-
发表时间:2020年09月17日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基因工程与种质创新团队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加拿大圭尔夫大学等相关优势单位获得全球首例抗三种重大疫病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