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12日
当这些粒子穿过稀薄的大气落到“圆盘”上时,科学家可以通过与“圆盘”相连的计算机,挖掘出粒子带来的信息,并由此触及宇宙的奥秘。这个“圆盘”名叫“拉索”,全称是“高
-
发表时间:2021年10月26日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日前正式通过性能工艺验收,这标志着拉索已经建成,并正式进入科学运行阶段。
-
发表时间:2021年10月22日
这标志着LHAASO已经建成,并正式进入科学运行阶段。LHAASO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员曹臻告诉《中国科学报》,目前,LHAASO已经正式开始科学运行,
-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20日
用火眼金睛“看清”宇宙线氦核能谱。
-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18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所)所长王贻芳研究员17日透露,中国有望建成未来二十年世界上最大、最精密、最完整的宇宙线探测设施集群,引领国际宇宙线研
-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02日
近日,中日合作西藏 ASγ实验观测到迄今为止最高能量的弥散伽马射线辐射,光明网记者就此采访了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院黄晶,对什么是宇宙线?研
-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02日
这是国际上首次发现“拍电子伏特宇宙线加速器”在银河系中存在的证据。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16日
利用我国西藏羊八井的ASγ实验阵列,中日两国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距地球2600光年的超新星遗迹SNR G106 3+2 7,发射出了超过100万亿电子伏特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02日
宇宙线自1912年被发现至今已100多年,然而,超高能宇宙线的起源问题至今未解,成为“世纪之谜”。自然的力量远远超乎人类,一些科学家们认为,银河系中存在拍电子伏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02日
3月2日,记者从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了解到,中日合作团队利用我国西藏羊八井ASγ实验阵列,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距地球2600光年的超新星遗迹 SNR G106 3+2
-
发表时间:2021年02月05日
2月3日,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项目在《中国物理C》上,发表了题为Observation of the Crab Nebula with LHAAS
-
发表时间:2021年01月07日
记者6日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拉索”的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WCDA)三号水池注水达到正常工作水位,标志着该探测器阵列全部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