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命神器”如今有了“中国造”

    发表时间:2022年01月19日

    下一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将继续为心血管病患者保驾护航,在提高诊疗能力的同时推进重症诊疗设备的国产化进程。

  • 纳米农药对农作物安全吗?科学家有了新发现

    发表时间:2022年01月12日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分子靶标与绿色农药创制创新团队结合代谢组学技术,对比研究农药原药、纳米材料载体及纳米载药颗粒对

  • 衡山:古樟树有了“身份证”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28日

    12月16日,衡山县福田铺乡燕形嘴革命古樟有了自己“身份证”,“身份证”上不仅有责任单位、联系电话,还有二维码。市民通过扫码,即可了解该

  • 绿色矿山发展有了“电动力”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28日

    有限资源,无限未来,该企业通过开垦矿山以及利用建筑废料复垦矿山的绿色方式,全力打造浙江省矿山综合利用项目样板工程。

  • 大科学装置“做媒” 广东东莞有了独特人才吸引力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24日

    “2018年我回国到东莞,继续我在极化中子领域的科学研究。东莞这个城市有着非常完善的科技配套,对于人才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大。在这里从事科学

  • “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有了施工图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08日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总结分析“十三五”工业绿色发展成效、“十四五”工业

  • 病原菌如何影响植物免疫?科学家有了新发现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26日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研究创新团队揭示了植物病原细菌丁香假单胞菌(PstDC3000)通过激活植物茉莉酸信号来抑制

  • 宁夏:中小学生有了免费开放数字教材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22日

    本次公益活动主要依托“中教云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展开,平台通过授权学生端为宁夏中小学生搭建起优质资源获取及学习的“桥梁”。

  • 道路交通有了“安全秤”:南京高校研发智能车辆实时称重系统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19日

    (尚依琳 熊静怡)据南京邮电大学19日消息,该校贝尔英才学院学生团队立足现实需要,研发出基于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的车载称重系统。项目负责人魏来介绍,车载称重系统是

  • 海洋浮游生物原位成像有了新利器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11日

    ③  深圳先进院团队成员(图①)在浮标平台(图②)上安装水下浮游生物成像仪(图③)。在4年时间里,李剑平团队历经4期累计15天以上的近岸海试后,于2020年6月

  • 乡镇中医馆:群众看病有了“新选择”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04日

    近年来,为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衡山县通过整合全县中医药服务网络,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提升工程,加大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充实壮大基层中医药人才队

  • 太空中有了一颗“邹承鲁星”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02日

    太空中有了一颗“邹承鲁星”    “邹承鲁星”命名仪式2日在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举行。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国际编号为3

  • 今天起,个人信息保护有了法律“安全锁”!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01日

    《个人信息保护法》11月1日起正式施行。本法共八章七十四条,明确了个人信息和敏感个人信息的处理规则,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投诉、举报工作机制,从严惩治违法行为,全方位

  • 有了这种合成酶,水稻可以耐盐了

    发表时间:2021年10月29日

    该项研究阐释细胞壁在作物非生物胁迫耐性和籽粒发育中的协同作用机制,为培育高产耐逆作物新品种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 点餐、跑腿还能帮打印……外卖上又有了新服务

    发表时间:2021年10月20日

    点餐、跑腿还能帮打印……外卖上又有了新服务  “之前去面试,在路上发现简历忘带了,找了半天没有找到打印店,情急之下上美团搜了一下,没想到还真有

  • 有了新科技 种田路更宽

    发表时间:2021年10月20日

    现在,胡丹的公司日均生产大米200吨,流转土地面积达2万亩,拥有各式农机68台套,年产值逾亿元,共带动周边农户5000余户增收。

  • 青海选育二十载 “高原之舟”有了新品种

    发表时间:2021年10月18日

    阿什旦牦牛是以青海高原牦牛为育种素材,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经过20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一个牦牛新品种。

  • 重大突破 构建纳米发光材料有了新思路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22日

    但小尺寸纳米颗粒常会遭受严重的表面猝灭作用,限制了这类材料在低浓度和高分辨率环境下的应用。

  • 有了世界首创利器,工程人员将在天山之巅向下打个800米深井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19日

    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创高寒高海拔、大深度、超大直径硬岩竖向掘进机“首创号”17日在江苏常熟下线,将用于新疆乌尉高速公路天山胜利隧道2号竖井工程施工。

  • 北斗系统研制建设有了“工业母机”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17日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在北斗三号试验验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该系统级试验床被称为确保我国北斗三号研制建设顺利高效的卫星导航领域的“工业母机”。”刘文祥说,“因此,北斗

  • “十四五”农业绿色发展有了路线图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15日

    围绕农业绿色发展,《规划》明确了目标:到2025年,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基本健全,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更加有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取得明

  • 长三角最大人工淡水湖 有了“量身定制”的保护法规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10日

    为保护长三角最大人工淡水湖千岛湖“量身定制”的这部地方性法规,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 新冠疫苗有了第二代?疫苗研发专班权威回应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08日

    针对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各疫苗研发单位从疫情发生以来,特别是有变异株出现以来,就已经在开展针对各种变异株疫苗研发的一系列工作。

  • 印度有了世界首个新冠肺炎DNA疫苗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06日

    ZyCoV-D疫苗预示着针对各种疾病的DNA疫苗正在到来。”  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威斯塔研究所疫苗和免疫治疗中心主任David Weiner说,抗击新冠肺炎的紧迫

  • 热敏灸机器人:让老中医有了“分身术”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01日

    陈日新告诉记者,今年,江西将会尝试把热敏灸技术运用在戒除毒瘾等一些新领域。”陈日新向记者透露,面对此次突如其来的德尔塔变异毒株,他的团队目前正在制定第四版热敏灸

  • 突破高性能金属材料发展瓶颈 有了新路径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26日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获悉,该中心纳米金属科学家工作室博士后徐伟、张波研究员、李秀艳研究员和卢柯院士等研究发现,受限晶体结构可显著降

  • 防火又环保 木建筑有了国产“隐形衣”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25日

    作为中国科学院引进人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王勇在2018年刚回国时,也曾感到困惑。2020年6月,王勇团队研发的水性透明膨胀防火涂料通过饰面型防火涂

  • 极小种群保护有了新发现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25日

    艺术家重现了3种已灭绝犀牛的形象,最前面的是板齿犀,紧随其后的是两头梅氏犀,远景则是一头披毛犀。除了5种现生犀牛外,研究人员还从俄罗斯一些博物馆收藏的晚更新世化

  • 古茶树保护有了科学依据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24日

    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表明,8个群体120份古茶树聚集成3个组共5个单支,单支结构表明古茶树之间存在基因交换。

  • “喝绿茶治糖尿病”有了续集:“喝红酒”治癌症?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21日

    为了避免细胞因子风暴,研究团队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方法,从DNA水平设计了分子开关,用以实现CAR-T疗法的可控。正是因为这种与红酒成分(含白藜芦醇)有关联的机制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