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12日
日前,记者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成功研发出可高速旋转和泵流的全柔性磁悬浮泵。“这种可穿戴、柔性和微型离心泵得到有效应用,患者治疗疾病的同时日常活动不受影响,可以自
-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10日
其实睡眠增多也可能是抑郁症或抑郁情绪的 “非典型”表现之一,拥有该类表现为特征的抑郁情绪被称为“非典型”抑郁症。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17日
作为中国铁路领域的权威专家,孙永福从年少时,就树立了为国家铁路建设做贡献的理想和志向。
-
发表时间:2021年06月18日
“一带一路”巴黎论坛第三届会议上来自中法两国政府、商界、智库等500余名代表围绕中法和中欧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展开交流讨论。
-
发表时间:2021年06月03日
5月22日,袁隆平院士与吴孟超院士先后辞世,无数国人在各种场合自发地表达悼念之情。了解到袁隆平等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后,81 4%的受访青少年表示非常受鼓舞,会因此
-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20日
前不久,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的飞行控制现场,一众年轻的航天人中,有一位人们熟悉的老者——他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因为种种原因
-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06日
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近日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各国科学家可以通过在线方式向中国国家天文台提交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23日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免疫学》最新发表一篇免疫学研究论文称,免疫信号转导分子白介素-22(IL-22)可以抑制红细胞的产生,使小
-
发表时间:2021年02月20日
一些科学家认为,快速射电暴的起源可能与银河系内的磁星相关,但仅靠射电望远镜的数据无法最终确认。
-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03日
日前发布的《健康医疗人工智能指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健康医疗人工智能科学研究与临床试验的最主要贡献者之一。
-
发表时间:2020年10月19日
科技共同体应该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中的应有之义,是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不可错失的机遇,这需要世界各国科学家包括青年科学家携手并进,共同构建。人们期待,带着对人
-
发表时间:2020年09月22日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有人是卷发,有人是直发;有人是蓝色瞳孔,有人是棕色瞳孔
-
发表时间:2020年06月15日
中国高铁乘着两会的春风,带着中国创造胸有成竹的底气,满载着十四亿国人的幸福、飞奔在960万平方公里的沃土上。中国高铁集安全、绿色、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