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关于天文学家的所有信息
-
发表时间:2022年11月02日
著名天文学家韩天芑因病医治无效,于近日在武汉逝世。
-
发表时间:2022年10月27日
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日前发表声明称,该校天文学家参与的一个国际团队开发出一个新的研究框架模型,可以评估行星的气候特点,为判断其宜居性提供
-
发表时间:2022年10月13日
日本天文学家参与的一个国际团队在新一期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可能发现了宇宙诞生初期的第一代恒星在“生命”最后阶段发
-
发表时间:2022年04月19日
引力波是大质量天体爆发、旋转或合并等事件引发的“时空涟漪”。自2015年以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和欧洲室女座干涉仪(Virgo)
-
发表时间:2022年04月11日
近日,美国和日本天文学家观测到一个名为HD1的星系,这可能是迄今最远的星系。其惊人的亮度也让天文学家难以解释,这可能是星系中心的一个巨大
-
发表时间:2022年03月24日
最新研究表明,从时间上看,银河系的集成和演化历史分成两个明确的阶段,从130亿年前到80亿年前的早期阶段和80亿年前至今的晚期阶段,早期阶段
-
发表时间:2022年03月24日
3月24日,国际科学期刊《自然》以封面文章形式发布了德国马普天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向茂盛博士和Hans-WalterRix教授合作的一项重大成果。
-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30日
星际行星(或称为流浪行星)的质量和太阳系中的行星相当,但却是一种难以捉摸的宇宙天体。通过研究这些新发现的星际行星,天文学家可能会找到
-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16日
潮汐瓦解作为一个相对比较年轻的领域,在过去的四十多年中不断地发展进步,慢慢地从一个毫不起眼的假说发展成了一个热闹的大家庭。
-
发表时间:2021年10月21日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利用位于荷兰的低频阵列射电望远镜,发现了来自未知恒星的射电信号,这表明可能它们周围有未被发现的行星存在。红矮星是一种比太阳更小的恒星,拥有强大的
-
发表时间:2021年10月20日
打开这幅画卷,与这些“追星星的人”来一次跨越时空的交流。
-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12日
据外媒报道称,加拿大天文学家发现了三颗目前自转速度最快的褐矮星,三颗褐矮星的自转速度比之前发现的任何一颗褐矮星都要快。每颗褐矮星大约每小时完成一次完整的自转。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31日
中国天眼坐落于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的大窝凼,于2016年落成,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01日
Taniguchi团队用一种叫做WINERED的仪器观察了候选恒星,这种仪器能连接到望远镜上,用来测量遥远物体的光谱特性。
-
发表时间:2021年02月05日
2021年2月3日晚间,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竞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
发表时间:2021年02月04日
2021年1月28日21时37分,著名天文学家王绶琯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
发表时间:2021年02月04日
2021年1月28日21时37分,著名天文学家王绶琯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
发表时间:2020年10月12日
类新星是一类长周期、高吸积率的激变双星,白矮星主星从充满洛希瓣的晚型红矮星次星吸积物质在自己的周围形成高温的吸积盘。
-
发表时间:2020年09月22日
天文观测其实分为很多种,我们今天在这里就和大家说说比较容易理解的光学天文观测,天文学家都看到了什么。
-
发表时间:2020年09月21日
当望远镜的口径发展到一定程度(如超过8 4米)的时候,天文学家们就发现很难再扩大单镜面的口径了,于是拼接镜面望远镜出现了。
-
发表时间:2020年09月16日
自从开始做天文研究,就有很多人好奇地问,你是怎么看星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