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09日
在木星轨道和海王星轨道之间,潜伏着数以万计由冰块和岩石组成的小天体。这些小天体偶尔会受到木星引力扰动的影响,被抛入太阳系内部,飞向太阳和地球。
-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10日
类星体的发现得益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射电天文学的发展。在此之前,人们无法区分恒星和类星体。
-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26日
在广袤的太阳系中,除了我们大家熟知的行星、矮行星、卫星,还有无数的小天体。这些形态各异的小天体,使我们的太阳系更加丰富多彩。
-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26日
在24日举行的2021年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透露,中国小天体探测任务已经进入工程研制阶段,计划探测地球共轨天体2016HO3和小行星311
-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16日
深空天体摄影是天文摄影爱好者中的高级技法。它与大视野的星空摄影不同,一般需要用到中长焦的大口径望远镜、大型的赤道仪、导星设备,需要长时间曝光拍摄天体后复杂的后期
-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12日
记者11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了解到,该台研究人员发现并验证了一颗脉动周期快速减小的天琴RR型变星——大熊座AX,其脉动周期变化率数值惊人,是迄今为止人们所发
-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07日
“‘中国天眼’观测天空的范围更广,拥有更好的灵敏度和空间角分辨率。利用‘天眼’,我们在未来的10年、20年甚至50年,将会获得丰硕成果。”
-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02日
2019年8月被发现的博里索夫彗星与太阳系的任何彗星都不一样。欧洲南方天文台的Bin Yang和同事使用阿塔卡马毫米 亚毫米波阵列望远镜和VLT巡天望远镜研究了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30日
比如可采取脉冲式的方式直接进行撞击、爆破,或者利用引力拖船、太阳帆、光压作用等渐进式的方法,慢慢地改变小行星轨道。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02日
宇宙线自1912年被发现至今已100多年,然而,超高能宇宙线的起源问题至今未解,成为“世纪之谜”。自然的力量远远超乎人类,一些科学家们认为,银河系中存在拍电子伏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02日
3月2日,记者从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了解到,中日合作团队利用我国西藏羊八井ASγ实验阵列,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距地球2600光年的超新星遗迹 SNR G106 3+2
-
发表时间:2021年01月21日
该爆发事件发生于世界时(Coordinate Universal Time)2021年1月19日02时54分09 85秒,即北京时间2021年1月19日上午10
-
发表时间:2021年01月15日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北京时间1月14日,国家天文台北京-亚利桑那巡天(BASS)团队和暗能量光谱巡天(DESI)国际合作项目团队联合发布最新巨幅宇宙
-
发表时间:2020年10月26日
天体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