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养素补充剂,你选对了吗?

    发表时间:2022年01月05日

    营养素补充剂是指由一种或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组成的产品,如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素补充剂、钙铁锌营养素补充剂等,剂型多为胶囊、片

  • 神经介入百年》科学纪录片开机 系统展现人类与脑血管疾病抗争史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26日

    在我国,脑卒中每年新发病例大约180万人,并以每年8 3%的速度增长,每年有高达190多万名患者死于卒中。

  • 国际最新研究:炭疽毒素可缓解小鼠疼痛 或助力潜在镇痛疗法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22日

    (记者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神经科学》最新发表的一项神经科学研究显示,致命菌炭疽杆菌(Bacillusanthracis)释放的炭

  • 炭疽毒素可缓解实验小鼠疼痛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22日

    英国《自然·神经科学》杂志21日发表的一项神经科学研究显示,致命菌炭疽杆菌释放的炭疽毒素可缓解小鼠疼痛。研究发现,炭疽毒素或许是一种新

  • 国际最新研究:人类原肠胚形成阶段神经细胞特化尚未开始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19日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胚胎学研究论文,科研人员对人类发育的早期阶段——一个处于原肠胚形成阶段的人类胚胎进行详细的细胞和分子研究,发现神经系统的细胞

  • 科学家找到哺乳动物惊跳反射神经环路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12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熊伟课题组研究发现,耳蜗核—脑桥尾侧网状核—脊髓运动神经元这条神经环路,对哺乳动物的“吓一跳”反应起到重要作用。熊伟课题组研究发现,当声音诱

  • 科学家鉴定的这条神经环路 让你受到刺激“吓一跳”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11日

    记者11月8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及第一附属医院熊伟教授课题组,研究揭示了耳蜗核—脑桥尾侧网状核—脊髓运动神经元这条神经环路在调控惊跳反

  • 神经环路新研究破解针灸穴位之谜

    发表时间:2021年10月15日

    中美科研团队在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一项研究,为针灸穴位相对特异性的存在提供了现代神经解剖学基础。

  • 中枢与周围神经合作强化机器鳗鱼性能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27日

    日前,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研究人员在《科学—机器人》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介绍了一种机器鳗鱼——AgnathaX。与此前已开发出类似鳗鱼的游泳机器人不

  • “驯服”干细胞 “解锁”神经退行性疾病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13日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程国胜带领团队从石墨烯材料入手,为无线电刺激响应型支架材料调控细胞行为提供了新策略。”  程国胜团队利用石墨

  • 活体大脑神经元内蛋白质首次识别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13日

    美国研究人员首次成功开发出一种方法,可以识别活体动物大脑中不同类型神经元内的蛋白质。

  • 人造离子神经元能用于未来电子记忆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09日

    在新实验中,研究团队构建了一个人工神经元原型,其由含有单层水分子的极薄石墨烯狭缝构成。

  • 揭示神经感觉信息处理等级环路作用规律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25日

    研究人员从解剖学的角度系统研究了视觉选择性注意各相关皮层区域不同种类抑制性神经元的输入。研究人员进一步阐明了具有不同等级方向性的输入如何在时间维度上招募不同种类

  • 多巴胺神经功能探针捕捉帕金森病的“蛛丝马迹”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28日

    临床上利用检测多巴胺神经功能的探针,可以在帕金森病患者出现运动症状之前10—20年通过核医学显像检测到患者多巴胺神经功能是否受损。

  • 上海城市“智”理:以“数治”激活城市“神经元”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14日

    “非现场执法”设立了“首违免罚”、“阶梯式处罚”的规则,使执法既具效率,又不乏“人情味”。袁星超介绍,目前,浦东城管执法局已经设计完成3个“非现场执法”场景,未

  • 高集成神经形态人工视觉光电传感器问世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09日

    中科院金属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与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东北大学、南京大学等单位合作,开发出一种柔性碳纳米管—量子点神经形态人工视觉光电传感器。

  • 蜜蜂如何劳动分工?研究揭示神经肽调控机制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07日

     据科研团队介绍,蜜蜂是人工驯养的重要经济昆虫之一,已经有3000年以上的饲养历史,作为一种社会性昆虫,其蜂群中的工蜂具有高度的劳动分工。年轻的工蜂主要从事幼虫

  • 中国科学家破译“快乐神经递质”结构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25日

    过去科学家们对5-羟色胺家族受体的精细结构了解甚少,使得新型靶向药物的研发十分困难。为了开发更有效且毒副作用更低的治疗药物,研究人员解析了三种5-羟色胺受体结合

  • 科学家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猴脸识别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01日

    西北大学却不走寻常路,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为秦岭地区数千只川金丝猴进行猴脸识别。西北大学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郭松涛针对这一前沿问题,与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专

  • 首款商用图神经网络加速IP核发布

    发表时间:2021年01月08日

    图神经网络被认为是推动“认知智能”发展强有力的推理方法,有望解决深度学习无法处理的关系推理、可解释性等一系列问题,让机器“能理解、会思考”。

  • 修复受损神经,水凝胶或可助一臂之力

    发表时间:2020年10月28日

    外周神经组织可以将生物电信号从大脑传递到身体其他部位。对此,南京大学教授沈群东、南京工程学院副教授王倡春、南京鼓楼医院主任医师朱泽章等学者试图开发一种有效、迅速

  • “植物人”能被唤醒吗?是否还存在意识?临床研究有所突破!

    发表时间:2020年06月09日

    长眠不醒的植物人能否听见亲人的呼唤?如何科学客观判断植物人是否还存在意识?近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王立平研究团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