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通信,关于量子通信的所有信息
-
发表时间:2022年11月25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周宗权研究组基于掺铒波导,实现了通信波段光子的按需式量子存储,向构建大尺度光纤量子网络迈出重要
-
发表时间:2022年11月21日
2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周宗权研究组基于掺铒波导实现了通讯波段光子的按需式量子存储,向构建大尺度
-
发表时间:2022年11月16日
云飞路两侧分布着数十家量子科技产业链企业,一批量子领域尖端科技产业成果在这里问世,因此这条路也被人们称为“量子大街”。
-
发表时间:2022年04月21日
量子存储器用于储存光子的纠缠态,作为不同链路内纠缠建立以及纠缠交换过程的同步装置,它是量子中继器能够实现纠缠分发加速的关键。有关量子
-
发表时间:2022年03月24日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2日报道,瑞士日内瓦大学研究人员将一个量子比特存储在一个晶体内,持续时间长达20毫秒,创下新世界纪录,为开发出长距离量
-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31日
日前,俄罗斯莫斯科大学举行了“大学量子网络”启动仪式。ViPNetQSS为量子加密系统,执行量子密钥分发协议,为星型拓扑结构,用于生成量子密钥
-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15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柳必恒研究组与奥地利等国科学家合作,在高噪声环境下实现了高效的高维量子通信。该成果日前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
-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14日
13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柳必恒研究组与奥地利Marcus Huber教授等人合作,在高噪声环境下实现了高效的高维量子通信。
-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13日
量子通信是量子信息领域最重要的应用之一。理论研究表明,相比二维体系,高维量子体系在信道容量和抗噪声能力上均具有明显优势,然而要在实验上实现高效的高维量子通信仍然
-
发表时间:2021年06月23日
早在2003年,潘建伟团队就开始探索在自由空间实现更远距离的量子通信,提出了利用卫星实现远距离量子纠缠分发的方案。中国团队的这些研究工作,证明了实现基于卫星的全
-
发表时间:2021年06月03日
当两个量子产生“纠缠”,一个变了,另一个也会瞬变,无论之间相隔多远——借助神奇的量子纠缠现象,人类可实现量子通信,但还面临很多挑战。这种量子存储器可以一次捕获并
-
发表时间:2021年02月18日
量子通信利用量子叠加态或量子纠缠效应等进行信息或密钥传输,基于量子力学原理保证传输安全性,主要分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密钥分发两类。
-
发表时间:2021年01月11日
32年前,人类历史上首次量子通信在实验室诞生,传输了32厘米。潘建伟介绍,《自然》杂志审稿人评价称,这是地球上最大、最先进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是量子通信“巨大的
-
发表时间:2021年01月08日
按通信信道的不同,量子密钥分发主要有光纤和自由空间两种实现方式。研究团队攻克了高速量子密钥分发、高速高效率单光子探测、可信中继传输和大规模量子网络管控监控等关键
-
发表时间:2021年01月08日
“京沪干线”总长超过2000公里,覆盖四省三市共32个节点,包括北京、济南、合肥和上海4个量子城域网,通过两个卫星地面站与“墨子号”相连,总距离4600公里。
-
发表时间:2021年01月08日
据介绍,《自然》杂志审稿人评价称,这是地球上最大、最先进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是量子通信“巨大的工程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