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时间:2021年10月21日
记者从内蒙古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所了解到,近日该所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马鬃山地区进行白垩纪古生物化石资源调查,目前已确定10个古生物化石采集点,其中发现了较为完
-
发表时间:2021年10月08日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家团队在东北辽西朝阳地区一具1 25亿年前的尾羽龙恐龙骨骼化石中,最新研究发现一组特异埋藏保存完好的软骨细胞,包括一些健康状态下“化石化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21日
以前的研究表明,在恐龙灭绝后的头几十万年里,北美西部内陆的哺乳动物物种多样性相对较低,但在大分水岭盆地发现的三个新物种表明,恐龙灭绝后物种迅速多样化。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17日
此次有关中国丝路巨龙和新疆哈密巨龙的研究增加了哈密翼龙动物群的多样性,同时也增加了我国早白垩世蜥脚类恐龙的多样性。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13日
来自瑞典南部克里斯蒂安斯塔德盆地的白垩纪晚期鲨鱼的牙齿。科学家发现,鲨鱼牙齿的多样性在白垩纪—古近纪界线之前就已经在下降了,但在大规模灭绝事件期间却保持相对稳定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10日
奇怪的是,虽然碳质球粒陨石在许多接近地球的天体中很常见,但至今没有一个的大小接近造就了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的撞击物。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03日
凹甲陆龟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栖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山地,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近年来,拥有近百种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的河口县多措并举开展
-
发表时间:2021年06月24日
记者22日从云南省禄丰市恐龙化石保护研究中心获悉,该市发现一具保存完整度超70%的恐龙化石。禄丰市位于云南省中部,1938年,该地因出土中国第一具恐龙化石而蜚声
-
发表时间:2021年06月14日
这种恐龙活着的时候站立时臀部高度约为5米至6 5米,其口鼻部至尾巴末端的长度可达25米至30米。
-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13日
距今约1亿年前,晚白垩世早期,一只恐龙生活在炎热潮湿、植被茂盛的水网地带。它踩出的一串9个脚印,化作了珍贵的恐龙足迹化石。
-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13日
在距今约2亿年的我国云南禄丰县早侏罗世地层中,科学家发现了一具溺亡的3岁蜥脚型类恐龙化石。云南禄丰是我国恐龙化石发现最多的地区之一,当地发现的早侏罗世恐龙也成为
-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06日
距今约1亿年前,晚白垩世早期,一只恐龙生活在炎热潮湿、植被茂盛的水网地带。金幸生团队2019年在浙江义乌发现了这片化石,其足迹与四川伶盗龙足迹相吻合。
-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08日
据自然科研旗下《科学报告》杂志近期发表的一项古生物学研究,新发掘的一只甲龙的骨骼遗骸显示,甲龙科恐龙可能曾掌握了挖土的本领。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22日
封存着亿万年前“臭大姐”的一枚琥珀,20日在北京石探记博物馆亮相。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陈睿博士介绍,这枚琥珀来自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冈谷地,形成年代为大约9900万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22日
(记者 胡远航)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2日发布消息称,该所科研人员参与的研究团队在豆科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和根瘤菌固氮共生演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破解豆科植物在“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01日
20世纪90年代,随着墨西哥湾下125英里宽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的发现,行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的假说得到了进一步证实。
-
发表时间:2021年01月22日
对现存唯一恐龙泄殖腔化石的重建可能有助于阐明这种史前动物是如何交配的。泄殖腔是许多动物身上的一个“万能”开口,能用来交配、产卵、排尿和排便等,包括蜥蜴、海龟和鸟
-
发表时间:2020年10月22日
巴西研究人员近日在英国《白垩纪研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恐龙化石中发现了一种血液寄生虫的微小化石。
-
发表时间:2020年07月22日
瑶山鳄蜥最早诞生于2亿年前,和恐龙同时代,因此被称为原始蜥蜴类的活化石,爬行界的大熊猫。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地处广西贺州市的广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