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28日
这些结果与其他中和研究以及来自南非和英国的早期流行病学数据一致,数据显示两剂疫苗对奥密克戎引发的症状性疾病的功效显著降低。
-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11日
该研究包含了2个独立的临床试验,分别为在江苏省开展的克尔来福在18-59岁健康成年人群Ⅱ期临床试验和在河北省开展的克尔来福在60岁以上健康老
-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10日
相关结果仍需进行更长期研究和真实世界研究的持续评估,并关注疫苗有效性。
-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01日
12月1日是第三十四个“世界艾滋病日”,在与艾滋病毒抗争的40年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医学的不断进步,人类在抗击艾滋病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18日
在感染前经鼻投予VHH抗体也被证实能够缓解症状,抑制病毒增殖,因此VHH抗体不仅可作为治疗药物,而且也可能具有预防作用。
-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02日
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感染新冠病毒特定变异毒株而产生的抗体能对该变异毒株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但在应对其他不同变异毒株时效果较差。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25日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一种名为SARS2-38的抗体,这种抗体在低剂量下对多种病毒变种具有高度抵御作用,且该抗体在病毒变异时不太可能失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24日
研究人员通过hACE2转基因小鼠感染新冠病毒模型对该抗体进行了进一步体内活性评价。抗体通过表位竞争和空间位阻效应,阻断SARS-CoV和新冠病毒RBD区域与AC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21日
他们产生的中和抗体具有广泛性,可以抵抗目前流行的3种新冠变异毒株——阿尔法、贝塔、德尔塔,以及5种出现在蝙蝠和穿山甲身上的Sarbecovirus病毒。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04日
日本研究人员近日在美国生物学开放获取预印本平台(BioRxiv)上刊文指出,新冠病毒的拉姆达(λ)变异毒株不仅具有高度传染性,而且有可能逃避中和抗体。
-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27日
在25日发表于《科学进展》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介绍了一种针对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可吸入纳米抗体,可以预防和治疗仓鼠的重症新冠肺炎。
-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16日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学系16日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发现,感染新冠病毒后康复的孕妇会将抗体传给胎儿。该研究结果已在相关国际期刊上刊登。
-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15日
当前,全球范围内正在组织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接种疫苗后多数人员会产生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此版诊疗方案在确诊病例诊断标准中更加强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的
-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08日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中规定,对于既往新冠患者或感染者,在充分告知基础上,可在6个月后接种1剂疫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副主任 安志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29日
据了解,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具有产量高、安全性高、易于存储和运输等优势。该疫苗在国内的两期临床试验共招募950名、18至59岁的健康成年人,采用了随机、双盲和安慰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24日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新冠病毒抗体反应呈现明显年龄差异,10岁及以下人群反应最强。IgG抗体又称免疫球蛋白G抗体,能够识别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阻断病毒进入细胞,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17日
近日,记者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微生物所)了解到,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类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允许欧盟成员国在公共卫生紧急情况下使用单克隆抗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04日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化学与应用创新团队制备了一种新型酶标抗体复合物,极大提高了真菌毒素类污染物快速检测的灵敏度和抗体稳定性。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
-
发表时间:2021年01月14日
根据前期临床试验研究,接种第二剂次疫苗大约两周后,接种人群可以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
-
发表时间:2020年09月23日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抗原和抗体的原理一直被视为医学界最大的“谜团”,直到1987年,日本科学家利根川进解开了这个医学界难题,他因发现抗体多样性的遗传学原理而
-
发表时间:2020年06月08日
武汉大学发布2020届毕业生返校流程及具体安排。根据安排,返校毕业生需提前进行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检测费用将由学校承担。武汉大学现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