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关于FAST的所有信息
-
发表时间:2022年12月09日
“中国天眼”是中国天文学和制造业领先世界的标志。
-
发表时间:2022年06月11日
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以下简称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研究组里,“90后”博士后牛晨辉的外号是“巨星”,当初得名仅仅是因为他在一张合照
-
发表时间:2022年01月07日
据悉,后续对这些脉冲星的测时观测,可以探测来自遥远星系的低频引力波,还可用于建立脉冲星时间和空间基准。
-
发表时间:2021年10月08日
作为中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的贵州省贵阳市、贵安新区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FAST(“中国天眼”)天文数据产业创新基地。
-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26日
作为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大大拓展了人类视野,对促进我国天文学现重大原创突破具有重要意义。截至目前,“中国天眼”已发现脉冲星逾370颗
-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26日
中国为什么要建造如此巨型的望远镜呢?姜鹏介绍,因为更大的望远镜意味着更大的收光面积以及更强的暗弱信号探测能力,从而能够大幅扩展可观测样本的数量,帮助人类探测到更
-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21日
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利用FAST望远镜开展的巡天观测取得重要进展,新发现了201颗脉冲星。FAST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简称,被誉
-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20日
近期,国家天文台韩金林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望远镜开展银道面脉冲星巡天,取得了重要进展,近日正式发布新发现201颗新脉冲星!
-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20日
近日,国家天文台韩金林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利用FAST望远镜开展银道面脉冲星巡天,取得重要进展,新发现了201颗脉冲星。
-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20日
近日,国家天文台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望远镜在观测中取得的重要进展,正式发布了201颗新脉冲星的发现。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韩金林:这次大规模发布的脉冲星种类
-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07日
脉冲星是大质量恒星演化到生命的晚期经过超新星爆炸产生的中子星。相对前生星,脉冲星具有一些与生俱来的特点:强磁场、高密度、自转快及高速度。
-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07日
脉冲星是大质量恒星死亡时的超新星爆炸催生的中子星。基于“中国天眼”FAST的观测,国家天文台李菂、朱炜玮团组的姚菊枚博士首次找到了脉冲星三维速度与自转轴共线的证
-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07日
北京时间5月6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FAST望远镜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Nature Astronomy)上刊发,标志着FAST深度研究脉
-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06日
如今,最早连接“中国天眼”梦想和现实的科学家南仁东已经故去,而与南仁东一起见证FAST从无到有的年轻人则继承了他的衣钵,坚守在西南深山之中。
-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02日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中国天眼”(FAST)于北京时间2021年3月31日零点向全世界天文学家发出邀约,征集观测申请,所有国外申请项目统一参加评审。
-
发表时间:2021年02月26日
这些发现预示了在FAST高灵敏度下每天可探测的FRB多达12万个,将有效扩展FRB样本的红移-亮度覆盖区域,有助于理解宇宙物质构成并约束FRB本征光度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