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家发现已知最早人工杂交动物

    发表时间:2022年01月17日

    在叙利亚的一座公元前3000年的古城中,一群奇怪的像驴一样的动物与王室成员埋葬在一起。

  • 借力外脑,河南打出农业工程技术创新“组合拳”

    发表时间:2022年01月10日

    签署“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筹)共建单位合作协议”“科研合作与研究生培养战略合作协议”;设立“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一带一路

  • 海豚聊天“拿腔变调”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30日

    宽吻海豚会以一种独特的哨声来传递自己的身份信息,但它们有时也会通过改变哨声的音量传递其他信息。她的团队使用这项技术记录了生活在圣地亚

  •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等揭示新冠病毒感染加速肺衰老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23日

    研究进一步认识了COVID-19肺损伤的关键细胞和分子机制,建立了肺衰老与COVID-19损伤的科学联系,为提高重症和危重症诊治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

  • 农业农村部专题研究部署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17日

    12月16日,农业农村部召开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分析疫情形势和面临的问题,研究部署下一步防控工作。农业农村

  • 动物全物种基因组测序“顾此失彼”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08日

    目前对动物基因组进行的测序多数集中在与人类相似的动物上。研究人员警告称,这会使人们忽视生物多样性和错失机会。

  • 啮齿动物或是类SARS冠状病毒无症状携带者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24日

    据最新一期《公共科学图书馆·计算生物学》发表的一项研究,一些祖先啮齿动物可能反复感染了类SARS冠状病毒,导致它们对病原体产生了耐受性或抵抗力。

  • VHH抗体治疗新冠感染动物实验成功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18日

    在感染前经鼻投予VHH抗体也被证实能够缓解症状,抑制病毒增殖,因此VHH抗体不仅可作为治疗药物,而且也可能具有预防作用。

  • 科学家找到哺乳动物惊跳反射神经环路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12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熊伟课题组研究发现,耳蜗核—脑桥尾侧网状核—脊髓运动神经元这条神经环路,对哺乳动物的“吓一跳”反应起到重要作用。熊伟课题组研究发现,当声音诱

  • 寒武纪早期鳃曳动物会寄居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12日

    11月9日,《当代生物学》在线发表了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张喜光、杨杰团队与英国合作者的最新论文。该研究首次证实鳃曳动物的寄居行为,相关材料为该行为模式迄今已知最

  • 动物联网发展 无锡高新区要造产业生态“顶峰”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09日

    10月下旬,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慧海湾物联网产业生态高峰论坛在江苏无锡高新区成功举办。无锡市委常委、无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蒋敏说:“无锡是中国物联网的‘起航之地’,

  • 长江源上游主要水源地生态恢复明显 珍稀野生动物频入镜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03日

    野生猕猴群、黄喉貂、水鹿、白唇鹿、喜马拉雅斑羚……近年来,地处长江源上游的主要水源地青海省果洛州班玛县的野生动物频频入镜摄影镜头里,俨然成为一座野生“动物园”。

  • 这种化合物帮助我们成为最聪明的动物

    发表时间:2021年10月27日

    人类拥有远超其它动物的智力和创造力,这背后的原因,是人类拥有极其强健的大脑。虽然还无法确认是否还有基因影响了这个脑区的发育,但可以肯定的是维甲酸在前额皮质的发育

  • 远古发现丨如今多彩动物世界的“蓝图”,5亿多年前已经画好?

    发表时间:2021年10月20日

    10月14日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拍摄的凤娇昆明鱼化石。赵方臣解释,尽管许多物种出现又灭绝,但从大的门类上看,至今动物们依然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时期所形成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猎隼受伤 内蒙古警方送医救治

    发表时间:2021年10月20日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森林公安局获悉,一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猎隼受伤,该局成功救治。10月18日,扎鲁特旗公安局森林公安局罕山林场派出所民警在巡逻途

  • 海洋哺乳动物“重返摇篮” 还需经过“七十二变”

    发表时间:2021年10月14日

    尽管不同支系的海洋哺乳动物具有完全不同的祖先和不同的演化历程,但是这些动物在体温维持、体型、低氧耐受、回声定位、深潜及视力等相关的基因上却发生了一致性改变,呈现

  • 特稿:从藏羚羊到长颈鹿 中国的这项建设和“动物界”交朋友

    发表时间:2021年10月13日

    特稿:从藏羚羊到长颈鹿 中国的这项建设和“动物界”交朋友 从藏羚羊到长颈鹿,从青藏铁路到蒙内铁路,野生动物与中国建设项目共生共存、美美与共。

  • 综述:美国报告多起动物感染新冠事件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18日

    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史密森学会国家动物园17日表示,该园6只狮子和3只老虎的新冠病毒检测结果为“推定阳性”,这些动物正接受治疗。此前,美国多地先后报告多起动物感

  • 你爱吃甜食,史前灵长类动物也不差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14日

    自然科研旗下《科学报告》10日发表的一项古生物学研究显示,史前灵长类动物——名为“Microsyops latidens”的物种其口腔化石为哺乳动物龋齿提供了已

  • 新型新冠疫苗对抗变异株动物试验有效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13日

    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类病毒颗粒新冠疫苗。在实验鼠身上进行的试验表明,新疫苗能在实验鼠体内诱导更强的免疫反应,对新冠病毒变异毒株非常有效。

  • 云南昌宁拍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母子珍贵影像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13日

    记者从云南省保山市昌宁澜沧江县级自然保护区了解到,安装于该保护区内的红外相机前不久拍摄到一对林麝母子外出活动的珍贵影像。这是2021年8月5日通过安装在云南省保

  • 新研究:气候变化正促使动物“变形”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10日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参考消息》10日刊登美国《科学日报》网站报道《气候变暖正促使动物“变形”》。“变形并不意味着动物适应了气候变化,并不意味着一切都很‘好

  • 动物正在“变形”以应对气候变化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09日

    研究人员还报告说,姬鼠的尾巴长度增加,鼩鼱的尾巴和腿的尺寸增加,温暖气候下的蝙蝠翅膀尺寸增加。

  • 气候变暖动物变形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08日

    气候变化不仅是人类需要面对的问题,动物也必须适应它。澳大利亚迪肯大学鸟类专家Sara Ryding在9月7日发表于《生态学与进化趋势》的一篇综述中描述了这些变化

  • 新冠疫情降低野生动物产品需求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07日

    印度尼西亚的黑翅八哥是271种受到野生动物贸易威胁的物种之一。在这些地区,对新冠肺炎认识程度最高的一类受访者,未来购买野生动物制品的可能性比其他人低11%~24

  • 新冠疫情抑制野生动物产品消费需求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07日

    这项研究结果表明,关于野生动物消费相关的疾病风险的公共教育,可能对生态保护和公共健康都有好处。

  • 在中国的正北方 他们与野生动物这样相处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02日

    横亘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盘井镇北部的阿尔巴斯山峭壁陡立,喜爱户外摄影的阿日并经常来此采风。自此以后,只要一有时间,钢巴特尔就拿上望远镜,骑上摩托车

  • 西北一直干旱少雨?听听史前动物怎么“说”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27日

    在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的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专家从史前动物的化石遗迹中找到了答案。而随着青藏高原隆升,全球暖期结束,铲齿象动物群迅速被三趾马动物群替

  • 河北沽源破获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 解救80只蒙古百灵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27日

    近日,河北省沽源县警方破获一起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解救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蒙古百灵80只。警方将蒙古百灵移交至张家口市康保县遗鸥保护协

  • 中国国内首例人工繁育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蠵龟孵化成功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25日

    (记者 胡耀杰)记者25日从青岛海昌极地海洋公园获悉,7只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蠵龟日前在该公园保育员细心呵护下破壳而出,经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