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山喷发后地球如何自我调节

    发表时间:2022年01月19日

    王永栋团队一直关注我国华南四川盆地的三叠纪与侏罗纪之交地质沉积物中是否存在火山活动的记录,比如火山灰等。

  • 控制调节性T细胞发育的生化“开关”找到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31日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将重点放在Foxp3蛋白上,他们此前就知道Foxp3的表达对于将前体免疫细胞转化为免疫抑制调节性T细胞至关重要,但对于Foxp

  • 植物“自我调节”磷吸收也会“一石二鸟”

    发表时间:2021年10月14日

    科学家发现磷酸盐饥饿响应因子(PHR)是调控植物根途径磷元素吸收的核心转录因子。进一步研究发现,PHR通过P1BS元件直接调控菌根共生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正向调

  • 我科学家研制可调节光效的蔬菜大棚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27日

    转光薄膜是“光学农业”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大棚转光农膜的构建,需要有良好耐候性、优异转光特性的农膜转光剂,其中碳点类发光材料由于其优良的光学性能、水溶性及低生物

  • 新型光活化药物通过光开关调节生物钟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31日

    我们体内的细胞遵循24小时的周期,也就是生物钟。这种光控化学物质称为光开关酪蛋白激酶I(CKI)抑制剂,也是一种光活化药物,可延长生物钟周期。

  • DNA独特结构参与基因组调节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10日

    每个人类细胞包含的2米长的DNA在不断地缠绕和解开,以获取遗传信息。研究人员还提出了DNA超螺旋其他功能的可能性,例如促进基因组的三维构象,从而有利于基因表达调

  • 揭示脑损伤后免疫调节机制 为改善预后提供新靶标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21日

    记者4月18日获悉,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刘强教授团队通过研究,揭示了骨髓造血系统可感知受损大脑发出的信号,生成调节性免疫细胞,前往脑内救援的新机制,为改善

  • 根据眼部囊袋调节变化 新人工晶状体适于多种患者情况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30日

    此次在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发布的亲水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系列产品,不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准,其中一款更是实现了全国首创。

  • 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实现专利转化

    发表时间:2021年02月26日

    近日,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教授葛均波、钱菊英团队研发的一种大小可调节的血管内抓捕器成功实现了专利转化。

  • 科学家首次发现莫尔角调节下的空间光孤子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12日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叶芳伟课题组发表一项最新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将莫尔晶格的研究推进到非线性光学范畴,发现莫尔角调节下的空间光孤子。

  • 科学家首次发现莫尔角调节下的空间光孤子

    发表时间:2020年11月12日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叶芳伟课题组发表一项最新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将莫尔晶格的研究推进到非线性光学范畴,发现莫尔角调节下的空间光孤子。

  • 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调节周期测算 今年新一轮窗口将于6月11日开启

    发表时间:2020年05月29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8日表示,截至5月27日,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根据《石油价格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