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28日
为助力大众从小处着手,中国环境记协与阿里巴巴旗下聚划算近日在京联合举行“有效环保计划”倡议活动,推广正确使用环保产品。
-
发表时间:2021年12月23日
(记者阮煜琳)中国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23日在北京对记者表示,全国碳市场于今年7月16日启动上线交易以来,整体运行平稳,截至12月22日,
-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12日
(刘小红)山西省碳达峰碳中和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简称碳联合体)成立大会11日在太原举行。” 未来,山西省气象局将对联合体开展的相关工作予以支持,并在温室气体精
-
发表时间:2021年10月29日
应对气候变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事关人类前途命运。国务院新闻办27日发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回应了气候变化领域的热点问
-
发表时间:2021年10月22日
10月22日,2021长江中游城市群碳达峰与碳中和峰会在长沙开幕。峰会期间,中国社科院还将牵头发起成立长江经济带创新与绿色发展智库,发布长江中游城市群碳达峰碳中
-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14日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网络热词“碳达峰碳中和”。
-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13日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网络热词“碳达峰碳中和”。
-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01日
我们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政府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26日
张志锋表示,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维护发展海洋蓝色碳汇、稳步提升海洋碳汇能力是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工作。在海洋碳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03日
为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城市轨道交通需大中小运量协同发展,提高小运量轨道与地铁匹配比例,实现路网运行的低碳化。
-
发表时间:2021年06月22日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的决策部署,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的主要思路中提出,提高建筑与基础设施节能;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
-
发表时间:2021年06月17日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卫星公布的人类增绿成绩单显示, 21世纪以来中国人工植绿对地球的贡献最大,占据了1 4。
-
发表时间:2021年06月01日
中国加速“碳达峰”,内蒙古等高耗能、高碳排的省份成了达峰最难啃的“骨头”。
-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19日
记者注意到,在“双碳”目标下,加大能耗“双控”工作力度成为重头戏,近期“两高”项目严控力度不断升级。
-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18日
据张卫建研究员介绍,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能够显著促进水稻生长,并可为稻田产甲烷菌提供更多的有机碳源,国际上由此普遍估计eCO2升高将提高稻田甲烷排放40%以上。
-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07日
杨方指出,在落实“双碳”目标的过程中,要兼顾碳排放控制和能源发展安全的关系。元博也表示,碳达峰、碳中和是政策驱动与技术驱动联动的工作,需要超前布局、集中攻关。
-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26日
专家指出,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势必加快进入能源体系主流,促进基础理论、技术链条和产业形态等环节有所突破。“最根本的减排方式就是发
-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20日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日前表示,科技是保障二者同时实现的关键,碳达峰碳中和将检验并催生一系列科学结论、科学方法以及技术创新成果。按照规划,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
-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19日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日前表示,科技是保障二者同时实现的关键,碳达峰碳中和将检验并催生一系列科学结论、科学方法以及技术创新成果。按照规划,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
-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19日
一是“能源减碳”与“蓝天保卫战”协同推进。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张希良利用研究团队开发的中国-全球能源模型等能源经济模型,对2060年碳中和愿景下的中国能源
-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16日
“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必须加快发展核电在内的清洁能源,核电的作用将进一步显现。”在4月14日—16日举行的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2021年春季峰会暨第
-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14日
专家指出,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势必加快进入能源体系主流,促进基础理论、技术链条和产业形态等环节有所突破。“最根本的减排方式就是发
-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13日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新能源技术发展,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新能源技术创新与颠覆性能源技术突破已经成为持续改变世界能源格局、开启全球各国碳中和行动的关键
-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07日
光伏产业需要的多晶硅纯度达99 9999%以上。FBR颗粒硅问世后,有业内专家判断,颗粒硅有望引发多晶硅制造的一场颠覆性技术革命。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26日
过去,钢铁、石化企业是能耗大户;现在,面对环保、电力等部门定期发送的“账单”,江苏企业都在碳排放上精打细算起来。推广电网智慧物联应用,实现电力生产、传输、消费各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16日
一图读懂| 如何践行“碳达峰、碳中和”?大咖们这样说一图读懂| 如何践行“碳达峰、碳中和”?大咖们这样说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15日
国网方面表示,实现“碳中和”的核心是控制碳排放。能源燃烧是我国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占全部二氧化碳排放的88%左右,电力行业排放约占能源行业排放的41%,减排任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10日
2020年9月,我国宣布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责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09日
今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词”。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08日
“CO2捕集与驱油封存技术被认为是当前最有效的碳减排途径之一,既能封存大量CO2,又能增产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