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时间:2022年01月19日
随着光解水效率进一步提高和成本进一步降低,氢能时代将加速到来,人类也将还地球以绿水青山。
-
发表时间:2022年01月12日
广东国鸿氢能副总经理燕希强告诉记者:“国内燃料电池追求大功率与补贴政策密切相关。
-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11日
用飞秒脉冲激光辐照二氧化钛及其表面吸附的染料,并从染料分子转移到二氧化钛表面,科学家观察到去质子化染料的荧光。通过紫外辐照时间的观察,研究人员发现,二氧化钛表面
-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05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微雪教授团队经过8年攻关,结合大数据与第一性原理,提出并建立纳米催化剂生长动力学的一般性理论,为理性设计和筛选实际使用条件下稳定、抗烧结纳米催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21日
清华大学化学系副教授段昊泓和同事报告了使用地球储量丰富的镍基和钴基催化剂,在室温下可促进塑料转化为价值更高的产品。作者总结称,这一结果表明了未来以电化学升级回收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20日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邓德会团队与青岛理工大学副教授关静的合作研究取得新进展。研究中,团队提出以石墨烯封装钴镍颗粒的铠甲催化剂为电极,多硫化物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19日
进一步,研究人员探索了该类催化剂在高温丙烷脱氢催化反应中的抗烧结特性,说明了临界颗粒距离的定量化研究对实际催化反应的意义。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19日
进一步,研究人员探索了该类催化剂在高温丙烷脱氢催化反应中的抗烧结特性,说明了临界颗粒距离的定量化研究对实际催化反应的意义。
-
发表时间:2021年06月02日
此次签约实现了管理人员的全面覆盖,标志着催化剂公司在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上迈出了关键步伐,开启了公司“三能”机制建设的全新局面。
-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29日
“吸”入空气中的氧气,经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就可以实现放电;充电时,放电产物通过可逆反应被分解,又重新释放出氧气。
-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26日
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中引入过渡金属组分可以促进H2的活化从而降低反应温度,但容易导致CO2过度加氢产生甲烷,从而降低目标产物甲醇的选择性。
-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21日
“这就好比每个安装稀土SCR催化剂的汽车都成了过滤器,汽车尾气经过治理后,排出的气体完全符合排放标准。通过测算,使用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稀土SCR催化剂,相比
-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14日
在连续220个小时的“耐力”测试中,以这种新型沸石分子筛催化的有氧脱氢过程,保持了高达83%的选择性,转化率为32 9%—43 7%,各项性能稳定。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01日
对于减少贵金属在可持续能源技术研究中的消耗来说,探索具有良好氧还原活性、稳定性的非贵金属催化剂是至关重要的。该研究工作为简单、绿色地合成氮掺杂碳负载Fe单原子电
-
发表时间:2021年02月08日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家辉团队、傅强团队与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司锐合作,揭示了双单原子催化剂中的协同催化机理。大连化物所揭示双单原子催化
-
发表时间:2021年02月05日
下一步,催化剂公司将以科研成果转化为突破口,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基本薪酬+成果转化奖励”的薪酬激励机制,鼓励高层次人才努力提高科研产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