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时间:2021年11月01日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最新发表一篇生态学研究论文指出,采取罕见的晚洄游策略的加州大鳞大马哈鱼比同类种群更可能在出现干旱和海洋热浪的年份
-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16日
为掌握野马野化进展,王振彪和他的2名同事在野放后留守荒野、风餐露宿,对27匹野马展开持续监测。
-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07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编制,是全球动物、植物和真菌保护现状最全面、最权威的名录。
-
发表时间:2021年09月02日
“这是我县首次发现海南鳽。”近日,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与湿地保护中心副主任周自力感慨道,此次发现海南鳽说明经过近些年的保护,清流县的生态环境质量得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31日
首次结实的植株为2009年播种、2012年定植的幼树,株高6~7米,胸径10厘米左右,这是迄今为止巧家五针松迁地保护种群结实的首次报道。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27日
近日,河北省沽源县警方破获一起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解救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蒙古百灵80只。警方将蒙古百灵移交至张家口市康保县遗鸥保护协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16日
近日,有媒体报道,随着生态保护力度加强,我国藏羚羊数量已增至约30万只,保护级别从濒危物种降级为近危物种。2021年2月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公告发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06日
研究发现,龙州金花茶分布范围狭窄,仅分布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边缘,生境为喀斯特天然次生林;野外仅有3个龙州金花茶居群,共58株;龙州金花茶种群结构不合理
-
发表时间:2021年08月04日
记者7月27日从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获悉,当地技术人员和护林员在野外巡护时,意外发现了一种小野花。经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高级工程师蒋宏鉴定,确
-
发表时间:2021年06月03日
论文第一作者亚历山德拉·罗斯对媒体说,辔甲尾袋鼠幼崽在上述保护区一般只生活几个月或一年时间,该保护区内有鹰、蟒蛇等动物,因此这些小辔甲尾袋鼠成年后也能适应保护区
-
发表时间:2021年06月01日
一个由中国、澳大利亚和美国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近日在西藏日喀则、云南怒江发现了羊绒鼯鼠属两个新物种,分别命名为西藏羊绒鼯鼠和雪山羊绒鼯鼠。
-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24日
题:从“7”到“7000”,从“灭绝”到“重生”——朱鹮保护创世界濒危动物保护典范 人工繁育、救治的朱鹮,在放归大自然之前,需要对飞翔能力、觅食能力、抵御天敌的
-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07日
紫杉醇是世界知名的抗癌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癌症的临床治疗。其生产原料主要来源于植物中的“大熊猫”——红豆杉。红豆杉在我国被定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还被全世界
-
发表时间:2021年05月07日
紫杉醇是世界知名的抗癌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癌症的临床治疗。其生产原料主要来源于植物中的“大熊猫”——红豆杉。红豆杉在我国被定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还被全世界
-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22日
在这个时期,如果将其他物种的干细胞注射到这些细胞附近,这些异种细胞就有可能随之一起发育,形成嵌合胚胎。利用这种全能干细胞可诱导原始生殖细胞的特点,将其用于濒危物
-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08日
研究表明,自新石器时代中期以来,绿孔雀种群缩减幅度达200倍。研究同时揭示,绿孔雀的现存种群存在严重的近交现象,迫切需要加强栖地保护和生态廊道建设,以维持其应对
-
发表时间:2021年04月08日
记者4月8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中国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4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我国还积极利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等
-
发表时间:2021年03月09日
“导致长江物种濒危乃至灭绝的主要原因并非水质,仅仅通过污染防治不足以挽救长江生态。导致长江物种濒危乃至灭绝的主要原因并非水质,仅仅通过污染防治不足以挽救长江生态
-
发表时间:2021年02月25日
长江江豚(以下简称江豚)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提升至一级引发关注。江华勇说,江西鄱阳湖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监督管理职能划归江西省林业局管理,而江豚的物种保护职
-
发表时间:2021年02月16日
青头潜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在水流缓和、水生植物较为丰富的一些湖泊、水塘和沼泽地带,平时喜欢与凤头潜鸭或其他野鸭混群,能潜入水中取食各种水草的根、叶、茎
-
发表时间:2021年02月05日
“在调查区域内,马麝最主要的栖息地是山坡的灌木丛和长满柏树松树的林区,且都是在山坡区域,不管在进食、睡觉、奔跑,它们主要的活动区域在那些山坡上。
-
发表时间:2021年01月05日
五年来,我国通过系统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实现恢复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