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确保出院者、解除医学隔离观察人员顺利回家

文汇报 2022-04-12 09:40:34

当前,上海疫情防控正处在最紧要的关键阶段。昨天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卫健委主任邬惊雷表示,本市将进一步强化“采、送、检、报、转、收”各环节的衔接和联动,压缩时间、提高效率、快出结果,及时发现风险人员并快速转运收治隔离。与此同时,切实做好医疗救治工作,坚持中西医结合、分类施治,持续提升救治水平;有序组织好入院入舱工作,做好感染者出院出舱工作,建立从医院、方舱到社区的衔接机制,确保出院出舱群众顺利回家。

邬惊雷以及市民政局局长蒋蕊,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就如何确保出院患者和解除医学隔离观察人员安返社区、康复患者是否具有健康风险等热点问题予以回答。

聚焦1

如何确保出院患者“回家路”更平稳?

各区做好信息接洽和转运,确保不阻拦不拒绝

近期,本市陆续有康复患者、解除医学隔离观察人员踏上回家路。如何让这段路走得平稳?市民政局明确:出院患者和解除医学隔离观察人员由各区通过闭环转运,点对点安全送回居住地。各区要明确专门力量(即组建工作专班),与各医疗机构(特别是方舱医院)做好信息接洽和转运,同时指导出院人员居住地的居(村)委会、物业单位做好对相关居民的解释疏导工作,确保不阻拦、不拒绝。

蒋蕊表示,出院康复患者和解除医学隔离观察人员要落实7天居家健康监测,有条件的出院人员,最好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并与家人分餐饮食,减少与家人或同住人的近距离密切接触。

蒋蕊强调,各区、各街镇要指导相关居(村)委会,并组织社区志愿者主动关心出院患者和解除医学隔离观察人员的日常生活起居,特别是对其中的独居老人、残障人员和其他有特殊困难的人员,要加强物资保障和人文关怀,尽可能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聚焦2

出院和解除医学观察人员有无健康风险?

研究显示,尚未发现核酸复阳者具有传染性

今后一段时间,上海每天将有数以千计的新冠康复人员,从定点医院或方舱医院,回到社区和家庭。“他,或许就是你、我的邻居。万一新冠感染复发,楼层、楼宇甚至整个小区是否因此遭殃?”昨天的发布会上,胡必杰给出证明答复:这个问题在两年前就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显示,这些冠以复阳或复发的新冠康复者,并没有引起周围人群的感染或传染。

“对复阳人群研究发现,采集鼻咽、咽喉和肛门拭子等标本进行病毒培养,均未培养到病毒;对复阳的样本进行基因测序,未测到完整的病毒序列,提示这些核酸复阳的标本,其实是病毒的核酸片段。换言之,这是“死病毒”,没有传染性。”胡必杰说,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证明核酸复阳者没有传染性。

聚焦3

方舱医院收治和管理有何规范要求?

从“收-分-转-巡-出”五个环节,加强管理提高收治能力

本轮疫情发现了较多阳性感染者,特别是近日来,每日新增数量保持高位。市卫生健康委通报,4月10日,本市新增914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2517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邬惊雷介绍,市卫健委从“收-分-转-巡-出”五个环节,加强方舱医院收治和管理,不断提高收治能力。

在“收”的环节,要求做到统一调度、先收后分。全市统一统筹调度,根据可收治床位情况转运感染者,转运车辆到达方舱医院后,先收后登记分诊。

在“分”和“转”的环节,做到分类安置、有序转诊。根据分诊结果,对于符合方舱医院收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确诊病例,收治在方舱医院。方舱医院按照国家制定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积极开展规范化、同质化诊疗。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有重症高危因素患者要特别注意,对收治对象出现病情进行性加重等情况,应当及时予以必要救治,并尽快转诊至定点医院展开进一步治疗。

在“巡”的环节,要加强管理、整合力量。加强各方舱医院的内部管理,并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和专家巡查制度。

在“出”的环节,做到统一标准、加快周转。按照国家统一标准,确定统一的感染者入院后核酸检测方案和出院流程,严格落实出舱标准,加快床位使用效率;做好与社区衔接,确保方舱医院出口通畅。

关键词: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