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库尔勒:小酸奶做出大文章

央广网 2022-03-02 09:42:05

央广网库尔勒3月2日消息(记者 李昊轩 通讯员 王洋)近日,在新疆库尔勒市喀尔巴格酸奶厂厂房外,工人们正在一框一框的将制作好的酸奶搬上货车运往市里的定点售卖商铺。

“最近多加了几个订单,我们的产品得跟上,一定要保证口感和质量。”亚森·达吾提一边数着表上的订单量,一边和车间负责人说着近期的注意事项。

39岁的亚森·达吾提是喀尔巴格齐大木农民养殖合作社和喀尔巴格酸奶厂的创始人,也是库尔勒市英下乡喀尔巴格村的致富带头人。

正在制作酸奶(央广网发 王洋 摄 )

他有10年的酸奶制品经验。2012年为了充实日常生活,亚森·达吾提在村里开起了奶制品加工店,以加工半成品酸奶为主,赚取的利润虽然不多但也能够维持生计。

2015年一次和朋友外出旅游时,亚森发现新疆酸奶制品的包装成品,回想三年来积累的奶制品制作经验,思维开阔的他灵机一动在心里计划出了自己的“小天地”,回来后第一时间向工作队和村“两委”提出了组建成立喀尔巴格齐大木农民养殖合作社,利用养殖合作社里的资源开办喀尔巴格酸奶厂,通过自产自销做一条健康、绿色、安全的酸奶生产链,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解决牛奶供应问题也能在家门口实现增收的想法。

新颖的想法即刻得到了村党支部书记的支持,于是村委会牵头在村里为亚森·达吾提划出一块地用来开办厂房,并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前来指导,通过数百次的研究,终于做出了自己品牌味道的酸奶。

一个人富不是富,大家一起才能真的富。亚森·达吾提为有意向加入合作社的困难群众购买60多头良种奶牛免费发放到户,并签订长期牛奶订购合同保证大家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我家里养了9头牛,现在每天平均产奶180公斤,酸奶厂每天都会叫人来取然后就给我们结算,我们现在的日子过得比以前红火多了”村民阿不力米提·乃吉米丁说。

村民玉素甫·吾普尔以前在外务工一个月只能回家待三四天,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在知道村里开了酸奶厂后立即与家人商量就近择业,不仅可以一边学技术一边照顾家庭,而且每个月赚的还比在外面打工的多一倍。

“在家门口就业是我原来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我一定要好好干,争取跟着亚森大哥学到更多的本领”玉素甫·吾普尔感恩地说。

截至目前,酸奶厂共有老酸奶、奶渣、奶疙瘩等10余种酸奶制品,平均日净收入1500元,已成功吸纳周边20多户困难群众就业,有效带动周边村群众增收致富。

关键词: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