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在《欧洲心脏杂志》在线发表了《2021 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这是第一个将患者纳入工作组正式成员的ESC指南。
全世界约有2%的成年人患有心力衰竭。心衰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5岁以下人群发病率为1%,而70岁及以上人群发病率超过10%。在发达国家,心衰最常见的病因是冠状动脉疾病和高血压。
心衰患者预后差,生活质量下降,确诊后平均每年住院一次,超过一半的患者在5年内死亡。
当怀疑病人患有慢性心力衰竭时,指南推荐评估心脏产生的激素水平(利钠肽)。如利钠肽水平太高,则提示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潜在的心脏问题。
所有心力衰竭患者通常接受利尿剂治疗,以减少呼吸困难和踝关节肿胀。对于射血分数(即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射出的心室内血液的百分比)降低的心力衰竭,有许多药物治疗可提高生存率,比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β受体阻滞剂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此外,指南还推荐了一类新药物,钠—葡萄糖协同转运体—2(SGLT2)抑制剂。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入两种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和恩格列净,可降低心血管死亡和/或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一些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受益于除颤器和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等设备。
“建议所有有能力的慢性心脏病患者进行锻炼,以改善生活质量并减少心力衰竭住院率。对于那些患有更严重疾病的患者,应考虑有监督的、基于运动的心脏康复计划。”指南工作组主席、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医院教授Theresa McDonagh表示,绝大多数提高生存率和减少住院率的药物治疗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症状有益。
指南还建议所有患者积极参与自身疾病管理,使用专业心衰疾病管理计划,以确保得到正确的诊断和管理、更好的护理和预后。
此外,心衰患者感染其他疾病可能会使心衰症状恶化、诱发急性心衰。因此,指南指出,心衰患者应及时接种流感、肺炎链球菌和新冠肺炎等疫苗。
“正确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可以减缓和预防心衰。心房颤动、瓣膜性心脏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病、铁缺乏症和其他合并症经常与心衰并存,采用特定疗法可能会对患者的临床病程产生重大影响。”指南工作组主席、意大利布雷西亚大学教授Marco Metra说。辛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上一篇:柔性皮肤,光子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