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食物浪费,仅靠“光盘”远不够

《中国科学报》 2021-08-14 01:00:05

记者 刘如楠

据统计,中国每年浪费粮食达3500万吨,接近粮食总产量的6%,浪费掉的粮食可满足3.5亿人一年口粮的需要。

“构建全过程减少食物损失与浪费、全系统强化资源节约与回收的制度体系、技术体系、市场体系与文化体系,是我国促进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提升生态文明水平、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日,“减少食物浪费促进绿色生活”论坛在清华大学召开,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强调。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减少食物浪费,需要全链条、全行业发力。

食物浪费引发一系列问题

“减少食物浪费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改善人居环境质量、落实固体废物管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的重要内容。”刘建国说。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董战峰认为,食物浪费的主要影响有两方面。一是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盘,是人民群众的生命线。它不是普通商品,如粮食缺口达30%,价格将会成倍上涨。

二是给资源环境造成危害,前端生产食物付出了一定的资源环境代价,后端被浪费的食物进入城市环境系统后,会引发新的资源环境、食物安全问题,甚至对居民健康造成危害。

“减少粮食浪费意味着目前粮食生产的压力能够得到有效缓解,不需要付出过多的资源环境代价。一旦国际供应链受挫,我国可以依靠国内开源节流,保障粮食安全。”董战峰表示。

西南大学副校长、教授赵国华提出,粮食浪费现象主要发生在消费环节,除此之外,在前端食物采后贮运、加工、流通环节发生的粮食损失,同样需要引起重视。

“贮运过程中易出现消耗、虫害和腐烂变质问题,加工过程中存在不当去除、损耗和废品率高等问题,流通环节会出现腐败变质、破损等问题,由此造成的粮食损失状况也不容乐观。”赵国华说。

赵国华认为,在贮运环节,要改善贮藏设施与技术,优化贮藏条件;在加工环节,要提升加工精度,力求全组分无剩余加工;在流通环节,应强化流通规范、加快冷链物流系统建设,建立可追溯系统,更新产品包装方式。

创新为减少食物浪费注入活力

关键词: 减少 食物 浪费 仅靠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