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在第40个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到来之际,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储粮)在京举办第三届“科技赋能·爱粮节粮”公众开放日活动。活动向公众开放,邀请包含媒体记者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走进中储粮,一睹“大国粮仓”,感受中储粮“藏粮于技”的科技成果。
“未来一周时间内,中储粮系统各分(子)公司共140家直属库集中向公众开放,同时在网络上进行60余场直播,线上线下全面开放。”中储粮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邓亦武告诉大家。他还说,公司自成立以来,就重视储粮科技,累积获得传利授权388项,并主持制定和修订国家标准34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90多个。2019年,中储粮开发的“粮仓卫士绿色储粮智能防控系统”获得第四届全国质量创新大赛一等奖。
目前,中储粮已经形成了北方以低温(准低温)储粮为主,南方以控温和气调储粮为主的技术架构。通过推广应用内环流控温技术,实现冷源循环利用;推广应用空调控温技术,实现储粮保质保鲜;推广应用氮气气调技术,实现药剂熏蒸。目前,中央储备粮的科技储粮覆盖率超过98%,储存周期内综合损耗率严格控制在1%以内,南方地区控温储藏的稻谷出库时品质如新,“藏粮于技”效果显著。
在参观过程中,顺义库的工作人员告诉大家,近些年,公司尤其重视“互联网+”与中储粮业务融合,从2014年起实施“智能化粮库”三年建设,覆盖980个储存库点,搭建起全球最大的粮食物联网。同时,为更好地服务广大农民,中储粮研发了政策性粮食收购“一卡通”系统,在全国一万多个收储库点推广应用,从粮食入库到结算支付“一卡通办”,所有环节做到“公开、透明、可追溯”,实现“粮出手、钱到账”。
2019年,中储粮还研发出“惠三农”预约售粮APP,打通了粮食预约、收购和结算的全链条。农民通过手机,就近选择库点预约售粮,便捷省心。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惠三农”的应用减少了农民售粮跨区域流动和人员聚集。目前该APP全国注册农户已经达到65.4万,实现预约售粮1900万吨。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参观过程中,负责仓储管理的袁小平告诉大家:“中储粮顺义直属库的粮食储量,按每个人一天一斤粮的配额,可供6亿人吃1天。”截止2020年7月,顺义库承储中央储备粮油49.29万吨,其中小麦35.86万吨,玉米10.36万吨、油3.07万吨。中央储备粮宜存率和质量合格率都达到了100%。
邓亦武表示,中储粮现有23家分公司、8家子公司,在全国布局直属库和分库980多个,覆盖全国90%的地级城市和13个粮食主产区95%的县。粮棉油总仓容超过1亿吨,占全社会仓容的五分之一,储备品种涵盖小麦、稻谷、玉米、大豆、食用油和棉花,是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储备集团。(晓悦)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