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点:青海这十年 | 聚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青海、法治青海

央广网 2022-10-10 06:43:19


【资料图】

央广网西宁10月9日消息(记者 汪晓青 实习生 米奇)10月9日,青海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青海这十年”青海省司法厅专场新闻发布会。据青海省司法厅党组书记、厅长贾小煜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司法厅扛牢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刑罚执行和公共法律服务四大职能,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青海、法治青海,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新青海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和优质的法律服务,书写了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高质量发展的青海篇章。

新闻发布会现场在(央广网发 米奇 摄)

十年来,青海省司法厅统筹谋划推进全面依法治省开创新局面,统筹法治工作部门和各单位法治工作机构开展全领域、全覆盖培训轮训,出台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办法、职责清单、年终述法、年度报告等制度,建立健全省、州(市)、县三级法治建设工作体制机制,制定完善工作规则和督察考评制度,健全依法治省指标体系,制定出台青海省贯彻落实法治中国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社会建设三个实施方案,着力推动法治青海、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加强法治建设考核和对重大法治问题的督察,西宁市被列入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全面依法治省取得新进展。

十年来,青海省司法厅行政立法更好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开创全国国家公园立法先例,制定《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等5部生态环保领域法规规章,为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提供了青海样板。审议通过地方性法规58部,制定省政府规章31部,修改地方性法规90部、废止6部,修改省政府规章73部、废止30部。截至目前,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183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123部,政府规章176件,具有青海特色的法规规章制度体系基本构建。规范性文件审查质量明显提升。

据贾小煜介绍,十年来,青海省司法厅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有效推动现代化新青海法治建设。持续推动《青海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实落细,纵深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扎实开展执法资格审查,着力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执法不严格、不规范、不文明、不透明等突出问题,督促整改重点执法领域问题2077项。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减证便民”,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确定79项行政事项纳入告知承诺制,大幅减少了企业和群众遇到的“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全力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十年来,青海省司法厅坚持筑牢安全底线思维,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筑牢“第一道防线”。积极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青海模式,建成“枫桥式”示范司法所16个,推广普及“智慧调解”,人民调解案件实现网上受理。开展矛盾纠纷排查43.1万次,调解矛盾纠纷33.2万件,调解成功率97.1%。社区矫正工作制度机制不断完善,设立青海省社区矫正委员会,实现省市(州)县三级全覆盖,建立巡回检察联系协调工作机制,制定《青海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深入推进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在15个县级矫正中心推行智慧教育帮扶试点,智慧监管水平居全国前三位。

十年来,青海省司法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法治惠民优质高效更好满足群众新需求。不断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法律服务队伍,公布实施公共法律服务基本事项清单,在全国首家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全面推进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公共法律服务规范化建设,建成法律援助工作站1276个,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8万余件,为援助对象挽回经济损失或争取利益18.5亿余元。努力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全省一村一社区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公证改革深入推进,4项事项实现跨省通办,65项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118项事项实现APP在线全流程办理。

十年来,青海省司法厅坚持全民普法深入推进,全民法治意识大幅提升。始终把法治宣传教育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省基础性工作,持续深入实施法治宣传教育五年规划,不断完善全民普法的制度设计,赋予新的内涵,普法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增强。坚持大力推动改革创新,清单化推进重点改革任务。稳步推进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联合青海省财政厅开展全省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管理工作改革,积极推动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文化旅游、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领域综合执法改革。积极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十年来,全省共受理行政复议申请2684余件,化解行政复议争议主渠道作用更加凸显。

关键词: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