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央广网都昌8月11日消息(记者邓玉玲)“水位比较高的时候,正常开闸便可从鄱阳湖放水进来,今年水退得早,只好通过提灌站取水抗旱。”面对当前旱情严峻形势,江西省都昌县土塘镇珠光村农户,从鄱阳湖“提水”灌溉农田。
农户“提水”灌溉稻田(央广网发 傅建斌 摄)
记者在珠光村千亩水稻种植基地看到,一座15千瓦的提灌站,水泵正开足马力运转,地势低洼处的蓄水被源源不断输送到灌溉渠道。“利用泵站将鄱阳湖的水抽入渠道,再把渠道中的水分流,或者用小型电泵抽水灌溉各个田块。”土塘镇水利员江和铭介绍,通过这种二级提灌的方式,为农作物“解渴”,最大程度降低农业生产损失。
农户“提水”灌溉稻田(央广网发 傅建斌 摄)
据了解,受持续高温少雨和长江上游来水偏少共同影响,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截至8月6日2时,鄱阳湖代表站星子站水位退至11.99米,标志着鄱阳湖进入枯水期,是有记录以来同期最低水位,2022年成为1951年有记录以来最早进入枯水期的年份。
农户“提水”灌溉稻田(央广网发 李韧 摄)
都昌县位于鄱阳湖北岸,24个乡镇中有21个乡镇濒临鄱阳湖,湖岸线长达308.8公里。受当前旱情影响,都昌县沿湖地区农田出现不同程度灌溉用水困难。当地应急管理部门与供电、水利等部门对接,检查、维修各类抗旱设施,确保抗旱工作有序进行。自7月中旬以来,都昌县沿湖乡镇从鄱阳湖引、调、提水近400万m3,有效缓解了沿湖沿线农业用水紧张局面。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