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长春4月7日消息(记者 苏高格)来自吉林省新闻发布会的消息,中药防治已成为本次疫情防控的亮点。
据吉林省工信厅副厅长宋晓辉介绍,本轮疫情发生后,吉林省针对本轮奥密克戎毒株的特点,在省卫健委、省中医药管理局、长春中医药大学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详细指导下,选取了具有针对性的、比较成熟的方剂,在4月份的一周里,共采购中药248万袋,其中:汤剂207.5万袋、颗粒40.5万袋。在企业的选择上,经过紧急摸底调查,目前在省内,原料充足、交通便捷且具备批量加工能力的有两户生产企业。
宋晓辉说,近期,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吉林省前期新冠肺炎防控中医药预防干预的工作实际,经过国家、省级专家组的综合研判,为科学预防、精准发力、最大限度发挥中医药的预防干预效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新冠肺炎中医药预防干预工作的紧急通知》,指导各地合理划分两类人群,第一类人群是集中或居家隔离的密接、次密接人员及封控区内的人员;第二类人群是重点人群,至少包括医疗人员、检测人员、保供人员、下沉干部、社区工作者、返校学生、建筑工人及管控区内“愿服尽服”人员等。
“当前,长春市正在全面组织实施清零攻坚行动。我们坚持关口前移,针对上述两类人群,通过服用中药,提升正气、提高免疫力,这对于预防和减少感染非常重要。”宋晓辉说。
宋晓辉介绍,目前,吉林省防疫中药的供应是以汤剂为主,占总体的83.7%,由于汤剂产品需要常温避光或冷藏存放,对于其仓储运输和保存使用的要求较高,在推广应用等方面受到一定限制。相较而言,中药颗粒克服了传统汤剂在加工、贮存、应用中质量易受外部因素影响的问题,具有免除煎煮、服用便捷、便于运输、易于保存等优点。
“吉林省工信厅正在与生产企业加紧会商,实时根据实际需求和季节变化,进一步优化颗粒与汤剂的生产配比,增加中药颗粒的排产安排,推动中药汤剂和中药颗粒的同步应用、互为补充,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医药预防治疗的覆盖面。”宋晓辉这样说。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