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20日消息(记者王晶)第十三届冬残奥会将于2022年3月4日至13日在北京和河北张家口举行。据记者了解,北京冬残奥会无障碍设施亮点颇多。
2月20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残疾人冰雪运动与北京冬残奥会专场新闻发布会,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董连民表示,场馆看台最好的位置留给轮椅使用者。
2021年8月18日,北京,三名监督员用轮椅代步,走进冰壶和轮椅冰壶比赛场地(图片来源:CFP)
冬奥“手语播报数字人系统”已投入使用
冬残奥会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注重细节设计,除了场馆看台最好的位置留给轮椅使用者,更衣室、卫生间、无障碍客房也实现全坡化、全圆角、全低位。
董连民介绍,在科技助力冬奥方面,手机提供无障碍线路导航,“冬奥手语播报数字人系统”已投入使用;八达岭高铁站斜拉箱式无障碍电梯落差达80余米,成为国内首创;冬残奥村的灯具、空调、窗帘使用实现自主控制;感应传感系统、语音提示系统等满足残疾人运动员使用需求,彰显“北京温度”。
与此同时,还对108个涉奥场所及周边区域进行多轮体检,“采取一馆一案、挂账督办的方式,推动无障碍设施实现由点及线到面”。发布会现场,董连民称,8个竞赛场馆、2个冬奥村(冬残奥村)实现全流线无障碍,25家冬奥定点医院、60家冬奥会签约饭店、7家冬残奥会签约饭店全部完成无障碍改造,涉奥场所周边1公里范围内9858个点位完成改造提升。
冬奥会开幕以来 已有100余名观众得到全程无障碍服务
冬奥会开幕式以来,各涉奥场所及周边无障碍设施和相关服务保障工作运行平稳,设施无断点、服务无盲点、保障有亮点。记者了解到,针对奥林匹克中心区观赛步行距离较远的实际情况,增加了无障碍摆渡车配置,接力服务,落客区、安检区、场馆区无障碍服务流线无缝衔接。
而针对近期出现的大雪极端天气,增加摆渡车运营频次;清扫无障碍设施、流线积雪,不定时组织擦拭,防止积水、结冰,在坡道边缘粘贴反光警示条。此外,优化观众路线,尽可能选择安全、便捷线路行进。
据悉,冬奥会开幕以来,已经有100余名有需求的观众得到了全程无障碍服务,体验了一届有温度、无障碍的冬奥盛会。“下一步,我们将在确保场馆内外无障碍设施平稳运行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在细节化和人性化服务上下功夫,做好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时无障碍服务保障。”董连民说。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