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气象服务实现两大科技创新

央广网 2022-02-05 16:33:01

央广网北京2月5日消息(记者 阮修星)2月5日,在2022北京新闻中心召开的北京城市服务保障专场新闻发布会上,据北京市气象局总工程师季崇萍介绍,冬奥会气象科技创新首次实现了“两个首次”。即首次在我国中纬度山区组织实施了复杂地形下的冬季多纬度气象综合观测实验,构建了延庆和张家口赛区立体加密的气象观测网;首次实现了百米级、分钟级业务天气预报能力。

季崇萍介绍,北京市气象局携手河北省气象局,按照“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耽误不起”的要求,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冬奥气象保障工作中。

北京市气象局建立了冬奥北京气象中心运行管理机制,与北京奥组委和城市运行管理指挥部等十个工作机构紧密对接,明确了78项正赛的具体服务需求,编制了总体工作方案和10个专项方案以及“两案一表”,细化了八类风险事件、80个风险隐患场景,做足人员、设备、场地的备份措施,开展了风险应急演练,强化了应急处置。

据季崇萍介绍,冬奥科技的百米级、分钟级天气预报技术体系所有产品都实现了落地应用。赛区“三维、秒级、多要素、多尺度”综合立体观测网稳定运行。冬奥数据服务形成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相互备份格局。建立“三级六方”会商协同机制,实现多点灵活的现场视频会商。

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据了解,北京市气象局提前开展需求分析,制定了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和风险隐患清单,全面梳理了4类风险事件、5个风险场景和13种应对措施,组建专班团队开展开闭幕式天气复盘研究,气象数据实时传输至指挥部,为开幕式提供多频次精细化现场预报服务。

季崇萍表示,在接下来的冬奥会赛时阶段,气象部门将强化担当、全力以赴,以精密的组织、精准的科技、精细的服务,为“简约而不简单”的冬奥盛会赋能气象内涵;实施北京气象冬奥赛时安全防范行动,确保网络安全、生产安全、防疫安全;开展极端天气应对演练,以有序有效的服务确保冬奥赛事安全,为“安全无盲区”的冬奥盛会担负起气象责任。北京市气象局将密切监视天气变化,滚动更新预报,针对竞赛、保赛、观赛不同需求提供针对性气象服务,为“精彩不打折”的冬奥盛会作出气象贡献。

“到20日前还将有三次冷空气活动。”季崇萍介绍,根据最新资料分析,截止到2月20日,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的气温与常年接近,在这期间主要有三次冷空气活动。2月7日前后,有弱冷空气影响,有3、4级北风;2月11日至13日前后,有弱冷空气及雨雪天气过程;2月18日前后,有冷空气活动。她表示,“因时效较长,以上预报还存在不确定性,市气象部门将密切跟踪天气气候形势变化,及时更新预测结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