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综述抗除草剂基因研究进展及应用

《中国科学报》 2021-08-31 20:45:35

随着配套使用专用除草剂和抗除草剂水稻品种来控制稻田杂草防治策略的提出,抗除草剂水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成为遗传育种的一个重要方向。

近日,华南师范大学唐晓艳团队联合南方科技大学邓兴旺团队等研究人员在《作物学报(英文版)》在线发表综述文章,全面介绍了水稻抗除草剂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文章从4个方面展开论述:主要类别除草剂的作用机制,包括草甘膦、草铵膦、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类、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抑制剂类、羟基苯基丙酮酸双加氧酶(HPPD)类抑制剂类以及二硝基苯胺类;不同除草剂相应靶基因的抗性突变位点以及非靶基因抗除草剂的解毒机制;通过人工诱变及突变体筛选、转基因导入外源抗性基因,以及基因编辑改造靶基因等手段获得抗除草剂水稻材料;抗除草剂水稻在商业化生产应用的情况,以及应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未来研究将集中于新型抗除草剂水稻的创制、如何降低除草剂施用带来的风险,以及选育适合不同种植地区的抗除草剂优质水稻品种。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抗除草剂水稻的研发和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王方)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最新推荐